一项新的研究确认,精神分裂症或双相障碍患者的儿童相比于没有这些疾病的父母的儿童,患上心理病理的风险更高。这项研究发表在《欧洲儿童与青少年精神病学》杂志上,考察了父母的临床和社会特征如何影响其后代的心理健康。
一项新的研究确认,精神分裂症或双相障碍患者的儿童相比于没有这些疾病的父母的儿童,患上心理病理的风险更高。这项研究发表在《欧洲儿童与青少年精神病学》杂志上,考察了父母的临床和社会特征如何影响其后代的心理健康。
“这项研究确认了这一风险的增加,并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影响患者子女心理健康问题的因素,”研究协调员、巴塞罗那大学医学院与健康科学学院精心健康网络生物医学研究中心(CIBERSAM)研究员Josefina Castro Fornieles说。这项研究与来自马德里格雷戈里奥·马拉尼翁大学医院的研究员Dolores Moreno的团队合作进行。
专家们对精神分裂症或双相障碍患者的儿童进行了四年的跟踪研究,将他们与没有这些病理的父母的对照组进行比较。该研究包括238名儿童(年龄6-17岁),在这一时期的开始和结束时进行了评估。研究者分析了父母和儿童的精神病诊断、家庭社会经济状况、父母的生育年龄以及与精神分裂症或双相障碍相关的亚临床症状的存在等变量。
“此外,症状模式根据父母的诊断而异,”CIBERSAM巴塞罗那医院研究员、文章的第一作者Elena de la Serna说。“研究显示,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儿童有更高的注意缺陷障碍、破坏性障碍和亚临床精神症状的风险。对于双相障碍,受影响患者的儿童表现出更高的情绪障碍、注意缺陷障碍和亚临床双相症状的流行率。”
该研究还强调了可以减轻这一风险的因素。因此,更好的父母心理社会功能和更高的社会经济地位与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低发生率相关,强调了家庭和社会干预的重要性。
这项研究是BASYS(双相障碍与精神分裂症年轻后代研究)项目的一部分,强化了对重度精神疾病患者子女进行长期跟踪的重要性,并提出了在这些高风险人群中实施预防策略的必要性。
“尽管需要更大样本的研究,但这项研究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在童年和青少年时期向心理疾病的脆弱性传递的机制,”团队总结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