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生物学家分析了欧洲发现的最完整的剑龙头骨,并重写了这一标志性恐龙群体的进化历史。
来自特鲁埃尔-迪诺波利斯联合古生物学基金会的古生物学家在科学期刊《脊椎动物动物学》中发表了新的研究。该文章描述了在西班牙特鲁埃尔市的里奥德瓦(Riodeva)发现的一个部分剑龙头骨,并提出了关于装甲恐龙进化历史的新假设。
剑龙是主要以植物为食的恐龙,特征是四足行走,颈部到尾端有两排板片和/或刺。研究样本是在由迪诺波利斯基金会领导的古生物学挖掘过程中恢复的,位置位于“科隆站”化石遗址,该遗址位于维拉尔德阿尔佐比斯波组的沉积物中,追溯至晚侏罗世(约1亿5千万年前)。这是在欧洲发现的保存最完好的剑龙头骨,并已被确认属于物种Dacentrurus armatus。
迪诺波利斯基金会的研究员、该研究的共同作者 Sergio Sánchez Fenollosa 解释说:“对这个特殊化石的详细研究使我们揭示了Dacentrurus armatus的解剖学新方面,这一典型的欧洲剑龙在2025年迎来首次描述的150周年。由于其骨骼极为脆弱,恐龙头骨很少保存下来。这一发现对理解剑龙头骨的进化至关重要。
此外,除了解剖学研究外,我们还提出了重新定义全球剑龙进化关系的新假设。因此,我们正式定义了一个新群体,称为新剑龙类(Neostegosauria)。”
研究人员表示,这个新群体包括中到大型的剑龙物种,这些物种至少在中晚侏罗世期间生活在如今的非洲和欧洲,在晚侏罗世期间生活在北美,以及在晚侏罗世和早白垩世期间生活在亚洲。
迪诺波利斯基金会的常务董事和出版的共同作者阿尔贝托·科博斯(Alberto Cobos)补充说:“这一双重成就——对一块特殊化石的研究以及提出新的进化假设——使这项研究成为剑龙研究的全球参考。”
来自里奥德瓦的这个化石遗址仍在进行研究,并且仍保存着许多相关的化石,包括来自同一成年样本的更多后颅骨元素,以及值得注意的幼年个体,这在这类恐龙中尤其稀有。这些发现持续成倍增加特鲁埃尔省的古生物遗产,使其成为理解地球生命进化的标志性地区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