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的实验室实验表明,人类体虱在传播引起黑死病的细菌耶尔森氏菌(Yersinia pestis)方面可能比之前认为的更有效。这支持了它们在过去疫情中可能发挥了作用的观点。戴维·布兰德和他在美国国家过敏和传染病研究所的团队分享了这些发现。相关研究结果于5月21日在开放获取期刊《PLOS生物学》上发表。
耶尔森氏菌(Y. pestis)造成了许多流行病,例如中世纪的黑死病,导致欧洲数百万人死亡。它自然在啮齿动物和跳蚤之间传播,有时跳蚤通过叮咬感染人类。因此,跳蚤和老鼠被认为是导致黑死病流行的主要原因。体虱则以人类血液为食,也可以携带耶尔森氏菌,但通常被认为它们传播这种细菌的效率太低,不能实质性地导致疫情爆发。然而,虱子传播的效率差异很大。布兰德和同事们进行了实验室实验,以更好地理解体虱在黑死病传播中的潜在作用。他们使用膜喂养器来模拟人类皮肤,并在受控环境中研究传播潜力。他们的实验显示,体虱可以感染黑死病细菌耶尔森氏菌,且在以含有实际病例中类似水平病原体的血液为食后能够传播该细菌。
研究表明,耶尔森氏菌能够感染体虱中的帕夫洛夫斯基腺,从而导致病原体传播更为一致。帕夫洛夫斯基腺是体虱中的唾液腺,据信它们会在虱子的口器上分泌润滑剂。感染的虱子可能会使口器受到耶尔森氏菌的污染,这可以在被叮咬时传播给人类。这表明体虱传播耶尔森氏菌的效果可能比之前认为的更为有效。
研究人员发现,人类体虱在传播耶尔森氏菌方面的能力比之前认为的更强,并且可能在过去的黑死病疫情中发挥了作用。他们还发现虱子可以通过不止一种方式传播细菌。研究揭示了一种新的基于叮咬的机制,在这种机制中,体虱特有的一组唾液腺,即帕夫洛夫斯基腺,被耶尔森氏菌感染,并在以血液为食之前向昆虫的口器分泌含有黑死病杆菌的润滑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