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最近的研究,无论个体是否肥胖,都会偏爱高热量食物,即使味道和口感相似。
由阿尔比诺·奥利维拉-迈亚及其来自葡萄牙尚帕利毛德基金会的团队于12月17日在开放获取期刊《PLOS 生物学》上发表的研究强调,肥胖和非肥胖个体都偏好高热量的选择。
当我们进食时,大脑会接收到关于食物热量价值的信息信号,这会显著影响我们的食物选择,而不管味道如何。肥胖者的大脑区域可能存在多巴胺释放的功能障碍,而多巴胺是一种在以奖励驱动的进食和吸引高脂肪和高糖的能量丰富食物中发挥关键作用的神经递质。观察到,减肥手术后的体重减轻可以导致更为正常化的饮食行为,伴随对更健康食物的偏好,尽管导致这种变化的具体机制仍不清楚。
研究人员开展了一项涉及大量健康个体的研究,比较了三个组的食物偏好:11名肥胖者、23名接受减重手术的患者和27名非肥胖对照组。参与者被提供含甘露醇的低脂酸奶,既有含甘露醇的也有不含的(甘露醇是一种增加热量而不改变味道或质地的碳水化合物)。他们在家轮流食用这两种酸奶。有趣的是,尽管他们对这两种酸奶的享受评分相等,所有三个组都消耗了更多含甘露醇的酸奶。值得注意的是,肥胖者对甘露醇的反应与非肥胖者相当。
该研究采用放射性碘标记和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来可视化参与者大脑中的多巴胺受体。发现与以往的研究一致,肥胖者的多巴胺受体可用性低于非肥胖个体。相比之下,手术患者和非肥胖组显示出相似水平的多巴胺受体可用性,这与更为控制的饮食行为相关。这表明,与肥胖相关的大脑变化可能在减重手术后是可逆的,这可能影响整体食物摄入,而不一定改变人们偏爱的食物类型。
作者指出:“我们发现,虽然参与者倾向于选择高热量酸奶,但这种偏好似乎并不是出于有意识的选择,因为增强碳水化合物的味道在感知的愉悦性上没有显著变化。重要的是,这一趋势在肥胖个体及减肥手术后依然存在,尽管他们的大脑多巴胺系统存在显著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