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最近,动物园主要依靠避孕措施来管理动物种群,避免过度繁殖。然而,研究人员现在倡导一种显著的转变:允许动物自然繁殖,向公众教育保护问题,提高动物福利,以及通过屠宰管理多余动物,以最小化碳足迹。
动物园中的动物因没有食物短缺和捕食者而比野生动物活得更久。然而,这种长寿会给动物园带来挑战,因为它们面临着空间的限制。
因此,许多动物园出于实际和经济原因对繁殖施加限制。当屠宰多余动物时,一些动物园曾面临公众的反对;例如,健康的两岁长颈鹿马里乌斯的安乐死引发了广泛的愤怒和关于动物园在管理过剩动物时的道德责任的讨论。
老龄化的动物园种群
苏黎世大学的研究人员最近的一份政策声明强调,常规使用避孕措施对动物园种群的年龄结构和福利产生了负面影响。首席作者马库斯·克劳斯表示:“没有出生,成年动物错失了基本的进化本能。”他补充说,动物园种群正在老龄化,这威胁到动物园的主要目标之一:维持自我维持的动物种群。
由于其他动物园的容量限制或将它们重新引入野外所面临的挑战,多余的动物往往无法被迁移。作者提议,动物园应该考虑对多余动物进行尊重的屠宰,而不是限制动物的繁殖。克劳斯强调:“这种方法在管理动物园种群方面是合乎逻辑和负责任的。此外,它还可以帮助动物园实现其教育和保护目标。”
教育公众关于自然生命周期
来自奥胡斯大学的合著者安德鲁·亚伯拉罕指出:“全球每年有超过7亿人访问动物园。动物园有一个非凡的机会来教育公众关于动物死亡和自然周期的问题。通过忽视死亡,动物园创造了关于自然生活的非现实期待。”
动物园在保护努力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因为许多物种目前处于濒危状态,未来可能会有更多物种面临这种情况。“动物园在维持繁殖种群方面至关重要,并且拥有能够照顾幼动物的训练有素的员工。我们不希望只有专注于临终护理的兽医照顾老龄动物的集合体,”亚伯拉罕强调。
内部肉类供应改善碳足迹
随着更多动物的出生,屠宰多余的动物园动物可能有助于动物园的环境可持续性。例如,一家德国动物园成功地从其自身种群中提供高达30%的肉类给其食肉动物,这有助于减少其碳足迹以及对商业屠宰动物的依赖。
尽管屠宰受欢迎的动物可能是一个有争议的话题,但研究表明,公众的看法可能比媒体所表现的更为细致。“动物园必须教育他们的访客,了解动物种群管理中的现实挑战,”克劳斯辩称。“开放和诚实的沟通可以改变公众对可持续长期实践的看法,帮助对齐各方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