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炎E是一种病毒性肝脏疾病,可能会很严重,主要通过不安全饮用的水传播。缺乏清洁水和卫生设施的群体面临更高的风险。在南苏丹,肝炎E的疫情经常影响到安置内部流离失所者的营地和当地社区。尽管自2011年以来已有疫苗可用,但其需要三剂的接种方案在这些情况下较为复杂。由无国界医生组织(MSF)、MSF Epicentre、约翰霍普金斯大学(JHU)、南苏丹卫生部、世界卫生组织(WHO)、日内瓦大学(UNIGE)和日内瓦大学医院(HUG)共同参与的一项研究努力,在一次疫苗接种运动后进行了临床和实验室评估,以评估其在保护个人和帮助控制疫情方面的有效性。他们的研究结果表明,仅前两剂疫苗就已经有效。这些结果发表在《柳叶刀传染病》期刊上。
肝炎E对孕妇和有健康问题的个体构成重大风险,死亡率可高达10-50%。 “肝炎E的症状类似于其他导致急性黄疸的疾病,复杂了检测工作。尽管全球发病率数据仍不明确,但一些估计显示,每年大约有50,000人因此死亡,”参与此次研究的日内瓦大学-HUG新出现病毒疾病中心流行病学家安德鲁·阿兹曼(Andrew Azman)详细解释道。“南苏丹的本图营地庇护着超过100,000名因内战而流离失所的人,常常遭受肝炎E和其他水源性疾病疫情的困扰,可能是由于卫生设施不足和反复洪水导致的。”
该疫苗Hecolin是中国开发的,自2011年在某些国家获得许可以来,被WHO推荐作为应对疫情的潜在手段。在此次疫情发生之前,它仅在中国的受控临床试验和旅行医学中使用。“研究疫苗在不同人群和病毒株不同于中国的地区的有效性至关重要,同时也要评估实施疫苗接种运动的可行性,”日内瓦大学医学院教授,日内瓦大学-HUG新出现病毒疾病中心主任伊莎贝拉·埃克勒(Isabella Eckerle)指出。“了解其在仅接种两剂后就能发挥有效保护,而非标准的三剂接种间隔为6个月的情况尤其重要。”
独特的研究合作
新出现病毒疾病中心是一个由HUG和日内瓦大学医学院共同管理的专业中心,为负责该研究临床部分的MSF现场团队提供科学支持。“疫苗接种计划集中在16岁及以上的人群,分三轮于2022年3月、4月和10月开展,”MSF瑞士运营研究协调员伊扎·西格连奇(Iza Ciglenecki)表示。“我们随后比较了2022年5月至12月之间201名肝炎E阳性患者的接种率与同一地区无症状个体的接种率。尽管疫后肝炎E病例数低于预期,我们的研究证明了两剂疫苗的有效性,考虑到流离失所者营地的困难条件,这一成果尤其显著。”
通过分析送往新出现病毒疾病中心实验室的样本,进一步研究了病毒的生物学特性和免疫反应。“这些实验室发现虽然在现场执行中存在挑战,但确认了疫苗的保护效果,并加深了我们对病毒传播和诊断测试性能的理解,指导未来更好的疫情应对策略,”伊莎贝拉·埃克勒强调。“这个项目展示了MSF的操作技能与我们在转化研究和诊断准确性方面专业知识之间的成功合作!”
世卫组织建立全球疫苗储备
因此,研究验证了在疫情期间接种两剂该疫苗可提供保护,并减少疾病发生。“我们的发现与其他研究结果一起,促进了世卫组织国际协调组(ICG)近期批准建立肝炎E疫苗应急储备的决定。这个储备有可能拯救无数生命,我们期待其实施。这些结果也在塑造世卫组织关于两剂接种方案的建议中发挥了作用,”安德鲁·阿兹曼总结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