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DNA分析挑战了我们对古代腓尼基-迦太基文明的理解。一个国际研究团队分析了210个古代个体的基因组数据,发现黎凡特的腓尼基城镇在基因上对中部和西地中海的迦太基人口贡献很少,尽管它们在文化、经济和语言上联系紧密。
一项新研究挑战了长期以来对地中海腓尼基-迦太基文明的假设,该文明是历史上最有影响力的海洋文化之一。
腓尼基文化出现在黎凡特青铜时代的城邦中,发展出了重要的创新,例如第一个字母表(许多现代书写系统源自于此)。到公元前一千年初,腓尼基城市建立了一个遍及伊比利亚的广泛海上贸易网络,将他们的文化、宗教和语言传播到整个中部和西地中海。
到公元前6世纪,位于今突尼斯的腓尼基沿海殖民地迦太基已崛起,主导了该地区。这些与迦太基相关或由其统治的腓尼基文化社区被罗马人称为“迦太基”。迦太基帝国在历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特别以与崛起的罗马共和国之间的三次大规模“迦太基战争”而闻名,其中包括迦太基将军汉尼拔的意外跨越阿尔卑斯山的行动。
在马克斯·普朗克-哈佛古代地中海考古科学研究中心的框架下,由马克斯·普朗克进化人类学研究所所长约翰内斯·克劳斯和哈佛大学的迈克尔·麦考密克共同主导的一个国际研究团队现在对这些古代地中海文明的遗传历史进行了研究。
对腓尼基文化传播的新视角
这项新研究旨在利用古DNA来表征迦太基人的祖先,并寻找他们与黎凡特腓尼基人之间的遗传联系,二者共享共同的文化和语言。通过测序和分析从14个跨越黎凡特、北非、伊比利亚及地中海岛屿(包括西西里、撒丁岛和伊比沙岛)埋藏的人类遗骸中提取的大量基因组样本,这一目标得以实现。
研究人员揭示了一个意想不到的结果。“我们发现黎凡特腓尼基人对西地中海和中部地中海迦太基人口的直接基因贡献出乎意料地少,”研究首席作者哈拉尔德·林堡表示,他在哈佛大学进行研究时是博士后科学家,现在是德国莱比锡马克斯·普朗克进化人类学研究所的团队负责人。“这为腓尼基文化的传播提供了新的视角——并非通过大规模迁移,而是通过动态的文化传递和同化过程。”
研究强调,迦太基遗址居住着拥有截然不同祖先谱系的人。“我们观察到在迦太基世界中遗传谱系极其异质,”共同领导该研究的哈佛大学遗传学和人类进化生物学教授大卫·赖希表示。“在每个遗址,人的祖先特征变化大,最大遗传来源是与现代西西里人和爱琴海人相似的人,还有许多具有显著北非相关祖先的人。”
古DNA揭示迦太基世界的国际化特征
结果强调了迦太基世界的国际化特征。拥有北非祖先的个体和主要具有西西里-爱琴海祖先的人群在所有 sampled 迦太基遗址(包括迦太基)旁边共同生活和交融。此外,跨地中海的遗传网络表明,共享的人口动态过程——例如贸易、通婚和人口混合——在塑造这些社区中发挥了关键作用。研究人员甚至发现了一对近亲(约为二表亲),一位埋在北非迦太基遗址,另一位在西西里。
“这些发现增强了一个观点,即古代地中海社会是深度相互联系的,人们在往往跨越很大地理距离的情况下移动和混合,”共同领导该研究的以色列赫兹利亚赖希曼大学计算机科学教授伊兰·格罗纳乌表示。他补充道:“这样的研究突显了古DNA在揭示我们仅有相对稀少直接历史记录的历史人群的祖先和流动性方面的强大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