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营住房在芝加哥惨遭失败。为何城市如今要开设住房博物馆?
国家公营住房博物馆通过重建的公寓让访客体验前租户的生活。居民希望人们看到,公营住房中生活的意义远不止新闻报道。
芝加哥——一个7岁的男孩在上学的途中遭到狙击手开火身亡。一个13岁的女孩在坐电梯时被一名男子从后面侵袭。走廊的环境简直不适合老鼠居住。
美国的公营住房勾起的形象如此可怕,以至于让人不禁要问,芝加哥——这个美国伟大的住房实验在这里的失败或许比任何地方都更为严重——为何会建立国家首座公营住房博物馆,并将聚光灯投向许多人宁愿忘却的过去。
芝加哥的国家公营住房博物馆于4月在一处公共住房综合体的最后一栋建筑中开放,距离城市标志性的市中心约两英里。
博物馆的开馆是在几十年前,前居民呼吁建立博物馆,以回应城市在2000年代初摧毁了芝加哥大部分公营住房。当时美国对公营住房的看法已经恶化,并且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了大规模的拆迁,炸毁了从费城到旧金山的破旧高层建筑。
博物馆的领导者表示,展品提出的问题现在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紧迫,因为唐纳德·特朗普总统正在实施对住房和城市发展的大规模削减,这一联邦机构负责管理公营住房。预算削减预计将导致32,000个住房补贴的损失。
“最终,这个博物馆提出的大问题是,政府对其人民有何责任,”博物馆执行董事李莎·云·李告诉YSL新闻。关于公营住房,“有哪些成功被它最响亮的失败淹没了?”
这一机构是首家公营住房博物馆,专家们告诉YSL新闻。普通入场免费。进入历史公寓的门票最高为25美元。这个超过1600万美元的博物馆是通过公共和私人资金建成的,其中包括来自城市社区发展补助金的450万美元。
联邦官员在1930年代开始建设公营住房。根据博物馆的数据,在整整一个世纪里,有1000万人生活在公营住房中。它们与城市生活同义。电视剧包括《美好时光》曾赞颂居民努力追求更好的生活,但如《火线》中的形象却展现了人们困在美国梦魇中的现实。
芝加哥的新博物馆旨在通过对三个公寓的导览拓宽辩论:一个属于1930年代的犹太家庭,一个属于50年代的波兰和意大利家庭,以及一个属于60年代的黑人家庭。
访客可以从图洛维茨公寓拿到一个鱼丸食谱,或者看到一位芝加哥牧师称赞的公寓,这间公寓被认为促成了他成为城市中和平的重要声音。
其他展品突出了前公营住房居民的日常物品,包括最高法院法官索尼娅·索托马约尔;宣传公营住房的历史政府海报;以及公营住房居民对美国音乐的影响。从埃尔维斯·普雷斯利到吉米·亨德里克斯,再到巴巴拉·史翠珊,所有这些明星都曾住在公营住房中。
但是普通人的不被关注的生活是博物馆的核心。对他们而言,博物馆见证了充满韧性和社区故事的日子。
“这些住房发展并不总是糟糕的,”马歇尔·哈奇牧师告诉YSL新闻。哈奇是一位著名的西区牧师,他在今天博物馆所在的简·亚当斯公寓区长大。“即使在最糟糕的时刻,人们也有了社区、爱、友谊和庆祝,他们完全是人。”
‘新、不同,且显著更好’: 早期公营住房
美国的公营住房一直是为国家的贫困和工人阶级服务的。
最早的项目可以追溯到大萧条和富兰克林·德拉诺·罗斯福总统的政府。在其1937年的第二次就职演说中,他震惊地声明:“我看到三分之一的国民住房不善、穿着不善、营养不良。”
当时,进步的偶像正在全国范围内建设公营住房项目。
那个时代的劳工生活在贫民区,而联邦的“规划住房”被宣传为应对一切问题的灵丹妙药,从与不卫生条件相关的疾病到青少年犯罪和住宅火灾导致的死亡,芝加哥博物馆中的联邦宣传海报上都有体现。
“它被建造成新的、不同的且显著更好,”麻省理工学院公共住房学者劳伦斯·维尔说道。
但这些项目并不适合所有人。入场要求极为严格,申请者更有可能进入哈佛大学,维尔说。
早期的项目接受那些能够支付租金的人;生活在紧密的核心家庭中而非大家庭;并且拥有“适合社区的种族组成”,这通常意味着是白人,维尔说。
获得公营住房的资格是实现美国梦的确定步骤。
“如果你能在公营住房中获得名额,那就像得到了对前景的认可,”维尔说。
公营住房的发展
联邦住房项目越来越受欢迎,随之而来的是全国各地的城市和城镇纷纷成立住房管理局,旨在帮助更多美国人享受更好的生活。
在芝加哥,这些机构以契合其乌托邦愿景的名称涌现,包括简·亚当斯,这位社会改革者因发起改善贫困生活的运动而闻名;以及艾达·比·韦尔斯,这位出生于奴隶制的黑人记者,她关于私刑的报道推动了民权运动的进展。
全国几乎建造了140万个公营住房单位。经过数十年的拆迁,这一数字减少至87万个单位,但联邦的公营住房地图显示,从格拉斯哥(人口3000)到伊塔贝纳(人口1700)等城镇仍有机构在管理公营住房。
这些机构甚至存在于美国领土上。根据联邦数据,仅波多黎各就有超过300个公营住房开发项目,这是任何单一住房管理局中数量最多的,尽管纽约市的总单位有18万个,比该岛的5.4万个要多。
大多数地点都是低层建筑群,专家表示。根据联邦数据,160万人生活在公营住房中,230万个家庭使用住房补贴。
‘住得最好的地方,’前居民说
公营住房旨在为人们提供追求美国梦的机会,克里斯托尔·帕尔默说,她是芝加哥的一位前公营住房居民,现任城市住房机构工作。
帕尔默是一名黑人,1968年9岁时搬进芝加哥的亨利·霍纳公寓——那是曾位于芝加哥公牛队球场附近的一片高层网络。2008年,这些高层被拆除。
该综合体是上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建造的多个项目之一,当时芝加哥的黑人人口迅速增长,从1930年的23万人增加到1960年的81万人。
马丁·路德·金曾抨击黑人移民在民权时代之前被迫生活的贫民区。金曾搬进一座公寓。为了与1966年的居民团结一致,帕尔默告诉《芝加哥论坛报》:“我们没有地毯,但我们有随处可见的老鼠和蟑螂。”
帕尔默的家庭当时是从贫民区搬到这座城市最新住房项目的黑人西区居民之一。这似乎没有比这更有认可度的了。
“那里是最壮观的居住地方,”帕尔默说,并补充说那里有绿色草坪、围绕庭院的围栏和花坛,还有一个游戏场和糖果摊。
她说,这些建筑代表了从一座常常存在水电问题、老鼠满盈的房子,转变为一个“体面、安全、卫生的环境”的机会。
根据帕尔默所说,良好的生活条件之后是多年的衰败时光,建筑物失修,帮派占领,警察害怕前来,甚至在前来时暴力对待人们。但是,名为“黄蜂”的帮派仍然为她提供了一个可以依靠的地方,并储蓄成为今天的房主。
“我知道,当我能离开家时离开,真正需要时回来是什么感觉,”她说。“这很重要,因为它给人们提供了一个向上发展的机会,给他们的家庭提供了更好的机会。”
全国“最臭名昭著”的住房项目
80年代和90年代,芝加哥及全国的公共住房陷入绝望,当时联邦资金急剧下降。从1978年联邦公共住房机构的资金830亿美元,降至1983年的180亿美元(以2004年的美元计)。
建筑物变成了它们最初要取代的——贫民区。在芝加哥的衰败或许特别惊人。
1992年10月21日的YSL新闻封面故事《小地狱中的生与死》称一个芝加哥的住房项目——卡布里尼—格林(Cabrini-Green Homes)——“可以说是全国最臭名昭著的。”这个小区距离芝加哥的黄金海岸社区仅几个街区,黄金海岸是全国最豪华的地区之一,但两者却是两个世界。
该报道是针对7岁的小丹特雷尔·戴维斯(Dantrell Davis)被狙击手击毙的事件而写的,当时他与母亲一起走路上学。
“没有哪个名字能唤起比这个70英亩、7000人隔离而绝望的‘城市’更阴暗的城市荒废、暴力和贫穷的形象,”该报报道。“八个月内三名儿童死于这里,距离美国一些最富有的市中心地产不到几个街区。”
戴维斯的故事给这个大楼群留下了持久的印象。它在70年代成为流行情景喜剧《好时光》的拍摄场地,受到全国关注。
卡布里尼—格林成为了全国公共住房失败的象征,尽管它只占当时全国380万公共住房居民的0.5%。
当时的数据显示,在纽约市的公共住房居民比其他纽约人更安全,这个消息来自当时的YSL新闻报道。
踏过尸体上学
失败的情况令人震惊。
弗朗辛·华盛顿在她于70年代中期搬入的南区一座高层建筑里经历了长达数十年的恐怖。
华盛顿经历了覆盖在斯泰特维花园(Stateway Gardens)这座大楼上的警方巡逻,该大楼直到2006年被拆除,成为芝加哥最危险的地方之一。
大楼里有人过量吸毒,华盛顿认识的女性被强奸,走失的子弹击中公寓里的儿童。一些子弹飞进华盛顿的公寓,正中她丈夫通常坐的位置。
“砰,砰,”她最近对YSL新闻记者回忆起这些声音。“子弹从窗户进来,如果他当时还在那儿,就会死去。”
1990年,芝加哥论坛报报道,没有哪个城市的巡逻区比斯泰特维的7400名居民更见凶杀或性侵犯。根据论坛报的数据,这个16个街区的区域的20起凶杀案数量甚至比蒙大拿州、特拉华州、阿拉斯加州、新罕布什尔州、缅因州、达科他州、佛蒙特州、怀俄明州和爱达荷州还要多。
华盛顿只能在这样的环境中抚养两个儿子。
有一天,一个儿子看到公寓外走廊里的尸体,想逃学。“跨过那该死的尸体去上学,”她记得告诉他。
一位老师打电话询问她在如此恐怖的情况下如何能让儿子去上学,华盛顿回答说:“他会看到这种事不止一次,干脆让他习惯吧。”
逆境中的社区
在离开被拆除的高层公寓快20年后,华盛顿能够详细回忆起糟糕时刻,但谈到她的邻居时,她也变得感性。
“尽管我们有所有的问题和疾病,但那仍然是一个社区,人人都知道你的名字,”她说。“你总有去处和可以拜访的人。你不孤单。”
华盛顿在2006年她的楼被拆除后搬到了另一个公共住房地点,但与不是公共住房居民的邻居没有建立紧密的关系。
“我确实想念,因为它是个大家庭,”她说她的老高层建筑。
公众对公共住房的信心动摇
哈奇、帕尔默和华盛顿度过形成性岁月的建筑都已被拆除,官员们称高层建筑本身是公共住房困境的原因。
在高度宣传的拆除潮中,它们被拆除,这一波潮流始于1970年代中期圣路易斯的普鲁伊特-伊戈(Pruitt-Igoe)33栋建筑的夷为平地。
由设计纽约市原世贸中心塔楼的建筑师山崎实(Minoru Yamasaki)设计的11层高层建筑群在开幕时因其乌托邦的设计而备受赞誉。但不到20年的时间,这一愿景便已崩溃。
著名的美国作曲家菲利普·格拉斯在《普鲁伊特-伊戈》中纪念了该建筑群的兴起和衰落,这是一部关于现代生活空洞承诺的艺术电影的音乐作品。
芝加哥官员将拆除高层建筑的政策称为“转型计划”。
庆祝公共住房被摧毁的图像恰当地表征了美国人对该项目的看法,尽管数百万人民仍依赖于联邦项目。
“这在公众想象中依然栩栩如生,因为这是一个重大的显见公共失败,”宾夕法尼亚大学魏茨曼设计学院的研究员秋田·德雷克·罗德里格斯(Akira Drake Rodriguez)说。“这意味着我们解决了问题。”
一系列如此严重的失败,使得这些场所不得不被炸毁,让美国对公共住房的信心永久动摇。
芝加哥牧师旨在恢复公共住房村
那些生活在被官员拆除的建筑或平淡无奇的公共住房地点的人希望美国其他地方了解故事的更多内容。
生长于现在博物馆坐落之处的小区的西区牧师哈奇,记得那是一个拥挤而快乐的家庭。家庭在1960年搬入,当时他2岁,一直住到他16岁。他睡在沙发上,让父母有一个房间,他的七个姐妹住在另一个房间。对他来说,那些是他一生中最美好的时光之一。
“在我童年时,这里是一个美丽的小村庄,”哈奇说,“简直像梦一样。”
公寓如此拥挤,他们白天与其他孩子在外面玩耍。生活是在小区庭院里打棒球,那里有装饰风格的动物雕像作为垒包。那是建立终生友谊的时光,也是建立对社区的自豪感的时光,这使得哈奇成为在城市中常常因枪支暴力而动荡不安的一个和平发言者。
数十年后,哈奇仍然试着重现他在公共住房生活时的那种感觉。
新圣彼得传教浸信会的牧师领导一个旨在在从未从1968年马丁·路德·金被刺杀后的骚乱中完全恢复的西区社区中建立类似社区的团体。
他们希望将该地区改造为一个“可步行的小村庄”,拥有杂货店、医疗诊所、艺术中心和信用合作社——这些日常生活所需的东西对于许多芝加哥人来说遥不可及。该团体于2023年获得了1000万美元用于该项目。
对哈奇来说,灵感源于他在公共住房的经历和这些项目最初命名的历史人物,他们提供了对国家的不同愿景。
“这些社会改革者有着令人难以置信的美国愿景,认为美国是一个包容的地方,能够用我称之为的‘家庭友好的公共政策’来支持移民和流动家庭,”哈奇说。“一旦我们度过这段几乎令人尴尬的非道德时期,我认为这些社会改革者会提供一种更积极、更具有精神愿景的美国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