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斯维加斯著名贝拉吉奥喷泉旁发生枪击事件,2人死亡

  拉斯维加斯著名的贝拉吉奥喷泉附近发生枪击事件,两人死亡 根据警方的消息,一名与拉斯维加斯著名贝拉吉奥喷泉附近发生的致命枪击事件有关的嫌疑人已被逮捕。   41岁的曼努埃尔·鲁伊斯于6月9日自首,因涉嫌在著名喷泉前向两名受害者开枪而被拘留,拉斯维加斯大都会警察局(LVMPD)表示。…
环境古代植物之旅:在婆罗洲发现巨型化石种子

古代植物之旅:在婆罗洲发现巨型化石种子

 

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了古代化石化的豆子,其大小可与今日的青柠相媲美,这些豆子是化石记录中发现的最大种子之一。这些发现可能会为东南亚和澳大利亚丰富雨林的演化提供线索。

研究揭示,这些化石属于一种已灭绝的豆科植物属,曾在东南亚繁荣,与现代黑豆树(学名为Castanospermum)密切相关。目前,这种树仅存在于澳大利亚北部的沿海雨林和附近岛屿。研究团队包括来自印度尼西亚、加拿大、英国和美国各地的古生物学家,他们的发现发表在《国际植物科学杂志》中。

这些在印尼婆罗洲发现的化石据信可以追溯到始新世,约在3400万到4000万年前。研究表明,黑豆树的祖先由于板块碰撞从亚洲迁移到澳大利亚,这一过程将这些陆地块融合在一起,并促进了各种植物和动物物种的交流。研究人员指出,自约2000万年前开始并仍在进行中的东南亚和澳大利亚之间的构造板块相互作用,显著影响了这两个地区的植物和动物多样性。

研究人员表示,这一发现提供了第一手宏观化石证据,表明在构造碰撞后,植物谱系从亚洲迁移到澳大利亚。这些化石代表了马来群岛中确认的最古老豆类化石,也是与黑豆树相关的第一批已知化石记录。

“这些化石种子表明,古代Castanospermum的前身是在构造事件中从东南亚迁移到澳大利亚,并最终在亚洲灭绝。”宾州州立大学地球科学系的博士生和研究的主要作者爱德华·斯帕纽洛解释道。

这一假设与大多数现有植物迁移的宏观化石证据相悖,后者主要展示了谱系从澳大利亚迁移到亚洲。研究人员认为,从亚洲迁移到澳大利亚的直接证据稀少,可能源于马来群岛有限的化石记录,该地区涵盖菲律宾、印尼、东帝汶、巴布亚新几内亚及马来西亚部分地区。

“在这个地区收集化石是相当棘手的,”斯帕纽洛提到。“由于热带降雨量大,大多数表面岩石被侵蚀或被植被、农田和城市发展遮盖,只留下矿山和采石场作为可行的化石狩猎地点。该地区也缺乏强健的古生物学基础设施。我们很幸运能与位于爪哇的印尼万邦科技学院的古生物学家合作,使这项研究得以进行。”

一个国际研究小组,包括宾州州立大学地球科学教授彼得·威尔夫,2014年在印度尼西亚婆罗洲南加里曼丹的煤矿层收集了这些化石。

在他们的收集工作中,团队获得了三颗大豆子、几件花粉标本和约40片叶子。他们还挖掘出各种化石鸟足迹、海洋无脊椎动物的痕迹和化石龟的残留物等其他生物,其中一些已被发表或仍在分析中。

这些种子是化石记录中记录的最大种子之一,不包括椰子和一些其他棕榈品种。研究表明,它们可能生长在可长达3英尺(约0.9米)的豆荚内,像棒球棒一样,能够容纳多达五颗种子,科学家表示。

实地考察后的研究涉及将化石借给宾州州立大学,在那里利用CT扫描对种子进行检查。斯帕纽洛和威尔夫在分类学方面分析了化石豆子,识别出在分类上重要的解剖特征,发现它们与现代的Castanospermum最为相似,而之前没有化石代表。

“尽管这些化石的一些特征在豆类家族中广泛存在,但除Castanospermum之外,没有其他化石或活体豆类群体具有类似于这些化石的特征,”斯帕纽洛指出。“这使我们对我们的分类充满信心。”

这些化石化种子被命名为Jantungspermum gunnellii。属名源于化石的心形——“jantung”在印尼语中意为心脏,而“spermum”在拉丁语中意为种子。 species名以已故的格雷格·冈内尔(Gregg Gunnell)的名字命名,他是一位曾在杜克大学狐猴中心工作并领导实地考察的脊椎动物古生物学家。

豆类构成了一系列多样的开花植物,目前约有2万种,包括许多大型热带树木。尽管它们在现代生态系统中普遍存在,但这些种子代表了东南亚湿热带地区新生代时期(大约在260万到2300万年前)之前唯一确认的豆类化石。

“热带地区拥有我们星球上最丰富多样的生物圈,”威尔夫表示。“我们对热带生态系统如何演变的理解——尤其是在亚洲——仍然稀缺,特别是在灭绝威胁加剧的情况下,每年发生显著的森林砍伐。宾州州立大学的古植物学团队正在与几个亚洲国家的合作伙伴积极应对这一问题,来自婆罗洲的新大型化石豆子就是这样发现潜力的例证。”

这些发现确认了豆类在东南亚的出现,并填补了化石记录中的一个重要空白,科学家们强调。

“我们在世界许多地方拥有丰富的豆类化石记录,但东南亚是一个显著的例外,”斯帕纽洛强调。“我们的研究突出了这个地区古植物学发现的潜在可能性,并强调了在马来群岛加强化石采样的必要性。”

合作伙伴还包括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的约翰-保罗·宗尼维尔(John-Paul Zonneveld)教授;英国生物地层协会的地层花粉学家大卫·肖(David Shaw);印度尼西亚万邦科技学院的阿斯万(Aswan)和阎日扎尔(Yan Rizal);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科技学院的亚希迪·扎伊姆(Yahdi Zaim);佛罗里达自然历史博物馆脊椎动物古生物学馆长乔纳森·布洛克(Jonathan Bloch);爱荷华大学荣休教授拉塞尔·齐奥洪(Russell Ciochon)。

这项研究得到了国家地理学会、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和宾州州立大学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