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人员采用先进的成像技术,以更好地理解澳大利亚小企鹅的听觉敏感性及海洋噪音污染带来的威胁。这项研究关注这些被称为仙女企鹅的企鹅如何在空气中和水下听到声音。
由西澳大利亚海洋科学机构的西港项目资助,该研究是首个探讨小企鹅(被称为仙女企鹅)如何在水面上和水面下探测声音的研究。
领导这项研究的崇伟博士指出,小企鹅特别容易受到人为噪音的影响,因为它们的自然栖息地常与航运路线、休闲活动和沿海开发重叠。
崇伟博士解释说:“海洋噪音污染的水平不断上升,这对小企鹅来说尤其令人担忧,因为它们的数量正在急剧减少。”
“我们对这种噪音对企鹅听力的影响了解非常有限。为了获得更深入的见解,我们利用微型CT扫描对三只在花园岛自然死亡的小企鹅的头骨进行了3D数字模型构建。这使我们能够模拟它们在不同频率下的听觉。”
“频率以赫兹(Hz)为单位测量,我们的3D模型显示,小企鹅在水下能够听到200至6000 Hz范围内的声音,这与其他潜水鸟类,如大鸬鹚,类似。”
“船只产生的噪音通常在20至10000 Hz的范围内,打桩时产生的声音也是如此。”
共同作者、约翰·库廷杰出教授克里斯汀·厄尔贝(Christine Erbe)也是库廷海洋科学与技术中心的成员,她表示,这项研究的结果对海洋保护工作至关重要。
厄尔贝教授指出:“长时间暴露在过高的噪音水平下,比如过往船只和沿海建设的噪音,可能会提升小企鹅的压力水平,并干扰基本行为,如觅食。”
“通过了解它们的听力能力,我们可以找出潜在危险的噪音频率。这些发现将有助于制定旨在减轻噪音污染影响的管理策略。”
该研究标题为“在小企鹅(Eudyptula minor)中的声音接收和听觉能力:首次预测的空气和水下听力图”,已发表在《皇家学会开放科学》杂志上,现可在此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