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的一项研究揭示,人工巢显著提高了濒危非洲企鹅的繁殖成功率,但不同设计在不同的种群中效果不同。这项研究由来自南非和英国的国际团队进行,并在英国生态学会的期刊生态解决方案与证据中发布。
这项调查由纳尔逊·曼德拉大学的研究人员领导,跟踪了南非12年来非洲企鹅的繁殖成功率。研究得出的结论是,人工巢的表现超越了自然巢,提高了繁殖率16.5%。
有趣的是,研究发现,对于所有企鹅种群并没有出现一种最佳的人工巢风格;每种设计都有其优缺点。在不同的选择中,新开发的双层陶瓷巢相比于旧设计表现出最大的潜力,尽管并不适用于所有情况。
负责该研究的纳尔逊·曼德拉大学海岸与海洋研究所的洛里安·皮切格鲁教授指出:“人工巢的有效设计是特定于每个种群的,因为它们面临着不同的威胁。位于陆地的种群如卵石滩受到陆生哺乳动物的威胁,而在无人的岛屿如鸟岛的企鹅则面临日晒。因此,最佳的人工巢设计必须满足这些独特的挑战。”
结果表明,虽然人工巢作为非洲企鹅的一种有益保护工具,但由于缺乏普遍设计,为每个种群量身定制的方法至关重要。随着非洲企鹅数量持续下降,尤其是增强食物供应方面,进一步的积极措施是必要的。
皮切格鲁教授解释说:“导致最近非洲企鹅种群下降的主要因素是食品资源不足、石油污染、水下噪音污染和捕食。”他表示:“迫切需要在其主要种群附近设立生物学上重要的捕鱼禁区。”
非洲企鹅在全球海鸟物种中排名最濒危,面临巨大的灭绝风险。在过去七十年中,它们的数量下降了90%,目前仅剩约8500对繁殖对。
为了应对这些挖洞鸟类的巢穴栖息地短缺——它们特别容易受到捕食者和恶劣天气的影响——人工巢在南非的多个种群中使用已有三十多年。
这项研究评估了南非八个最大企鹅种群在12年期间的繁殖结果。研究人员对自然巢和四种类型的人工巢进行了每周检查,从下蛋开始,直到小鸟离巢或巢失败。
在人工巢中,有新设计的斜顶陶瓷巢,层间有5厘米的空气间隙,老式的A框松木胶合板巢,采用玻璃纤维水泥混合物制成的水泥结构以及复制自然企鹅挖洞形状的玻璃纤维巢。
团队警告,指自然巢的繁殖成功率可能被略微低估,因为监测它们面临的挑战。选定成功跟踪的自然巢通常位于更容易接近的地点,这可能使其更容易受到捕食者和天气的影响。
埃克塞特大学的合著者理查德·谢尔利博士评论道:“此外,在本研究中,长期跟踪个体鸟类或繁殖对并不总是可行。”
他补充说:“这种不确定性意味着我们无法准确确定观察到的好处有多少是由于‘最佳’的企鹅主动选择人工巢。了解为什么某些巢会吸引企鹅,也可能改善保护策略!”
皮切格鲁教授赞同进一步研究可以提高人工巢设计的有效性。“了解人工巢如何提高不同种群的繁殖成功率可以为未来设计的改进提供信息。例如,巢的有效性是否由于能提供更好的捕食者保护,减少对蛋的热应力,或其他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