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最新研究表明,全球渔业养殖,称为水产养殖,可能比早期估计的更依赖来自海洋的大量野生捕捞鱼。这项研究属于一个特殊议题,旨在探讨水产养殖如何更有效地为可持续食品系统做出贡献。
最近发表在《科学进展》上的一项研究表明,全球范围内的鱼类养殖,通常称为水产养殖,可能在较早的估计基础上,大量依赖来自海洋的野生捕捞鱼。这项研究是一个更广泛倡议的一部分,旨在增强水产养殖在可持续食品系统中的作用。
这些新发现挑战了长期以来对快速发展的水产养殖行业可持续性的信念,并提供了关于其对野生鱼类种群影响的多种合理估算。
这项由迈阿密大学罗斯坦学院、Oceana和纽约大学的国际科学家团队领导的研究重新评估了全球饲养水产养殖的“鱼入:鱼出”(FI:FO)比率,这是评估该做法效率和可持续性的关键指标。
研究表明,用于生产养殖鱼类的野生鱼比例比早期数据高出27%至307%,在0.36至1.15之间,而先前仅为0.28。在考虑捕捞过程中的鱼类死亡并排除不使用饲料的系统后,该比率可增加到0.57至1.78。对于鲑鱼、鳟鱼和鳗鱼等肉食性物种,所用的野生鱼量可能超过养殖鱼类生产的生物量两倍以上。
研究的首席作者、罗斯坦学院的博士生斯宾塞·罗伯茨评论道:“我们的研究表明,水产养殖行业对野生鱼类的提取依赖程度超过了过去研究所指出的。这凸显了水产养殖可能对海洋生态系统产生的重要影响。”
研究人员考虑了在水产养殖饲料中之前被忽视的野生鱼来源,包括鱼类修剪和副产品。他们还考虑到“滑钩”等做法导致的附带捕捞死亡,虽然不想要的捕获物被放回,但许多鱼类并未存活。通过分析行业报告的多个数据集,团队提供了一系列估算,并强调当前报告方法中的不确定性。
研究的共同作者、罗斯坦学院教授詹妮弗·贾凯特表示:“这项研究表明,我们对肉食性水产养殖的假设过于乐观,并强调了在考虑哪些水生物种最适合大规模生产时,战略考量的重要性。”
该研究还评估了减少水产养殖饲料中野生鱼使用所涉及的环境妥协。研究人员发现,从1997年到2017年,野生鱼使用量的常被提及的下降,将要求在同一时间框架内,陆地作物的使用量增加超过五倍。
秘鲁Oceana的高级科学家帕特里夏·迈尔夫博士表示,即使随着副产品和修剪的使用增加,用于水产养殖饲料的整个野生鱼的捕捞和消费并没有下降。“迅速扩张的海上水产养殖行业并没有用野生捕捞鱼替代它们的饲料。相反,他们在野生鱼的使用上增加了替代饲料来源,”迈尔夫指出。
这些发现对政策制定者、投资者和消费者都有重要意义。这项研究呼吁对水产养殖行业的饲料成分进行更彻底和透明的报告系统,并建议重新评估基于可持续性宣称促进水产养殖扩张的政策。
纽约大学环境研究系助理教授、该研究的通讯作者马修·海耶克强调:“全面理解行业对海洋和陆地生态系统的影响以及减少这些不确定性至关重要。”他指出,即使识别出的广泛不确定性范围,影响也超过了以往记录,“大多数海上鳍鱼水产养殖操作饲养的是肉食性鱼,因此他们从海洋中提取的鱼类远超出他们能生产的量。”
研究人员强调,虽然他们的研究提供了对水产养殖环境影响的更深入理解,但进一步的研究对于全面理解该行业对营养污染、栖息地丧失和向野生鱼类种群传播疾病等问题的影响至关重要。
随着全球对海鲜需求的持续上升,这些发现强调了在渔业养殖实践中提高透明度的迫切需要。
对此项研究的支持由格雷斯传播基金会提供,支持对象为斯宾塞·罗伯茨和马修·海耶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