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星边界框架是应对气候危机和保护人类在地球上未来的关键工具。首次全面叙述行星边界自创立以来的故事。在这篇综述中,研究人员强调了这一框架在各个领域日益重要性及其对社会和政策的影响。论文展示了这一框架如何被不同领域接受的独特概述。它强调,在最初引入15年后,围绕行星边界的科学已经被广泛认可为在应对日益严重的行星挑战时促进全球可持续性的重要性。
“监测和管理地球的稳定性和韧性不再只是选择——它是恢复平衡和保持在安全边界内的关键必要性,”波茨坦气候影响研究所(PIK)所长、论文首席作者约翰·罗克斯特姆表示。他与全球28名科学家团队于2009年首次提出行星边界框架。“多亏了行星边界的原则,我们有充分证据表明,没有回归地球生物限制内的安全操作条件:生物多样性、水、土地、海洋、营养和气溶胶,我们无法解决气候危机或维持1.5°C目标。我们必须集体考虑所有边界,以保护我们星球的健康。”
“获得对我们与星球关系的洞察使我们能够行动,而行星边界框架提供了一种简单的方法来衡量我们对地球资源的消耗。它对指导可持续社会的建立至关重要,”来自哥本哈根大学的凯瑟琳·理查森解释道,她是该综述的共同作者,并参与了行星边界评估。
综述的作者追踪了行星边界框架的发展,说明与临界点,以及人类世和全新世相关的发现,如何激发了这一突破性、全面的地球福祉模型。现在,它作为科学基础,引导全球发展走向类似全新世的生存条件。行星边界框架划定了九个必要的生物物理边界,以调节地球系统,包括气候变化和生物圈的健康。2023年的更新不仅量化了所有边界,还显示出在九个边界中,有六个已被突破,显示出呼吁立即采取行动以防止进一步风险的紧迫性。
未来的路线图
在他们的综述中,研究人员评估了行星边界框架在调节地球系统中的重要作用及其在将地球系统科学与可持续性研究连接上的有效性。他们说明了行星边界如何催生了行星健康和甜甜圈经济等创新概念。他们得出结论,行星边界科学现在是全球可持续性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并日益被商业、金融、政策和民间社会视为人类世发展指导框架。文章列举了行星边界科学应用的各种实例,包括新西兰等国家级研究、阿姆斯特丹等城市的操作倡议、可持续发展世界商业理事会(WBCSD)等商业联盟,以及全球科学评估倡议如地球委员会。
论文还研究了行星边界科学在推动全球可持续发展议程方面的持续演变。展望未来,作者强调了通过改善地球监测、对这些边界进行更定期的评估以及应对与全球可持续性相关的公平和正义挑战的创新策略来推动行星边界科学的重要性。鉴于日益加剧的行星风险,行星边界科学描绘了一个人类发展可以在地球上繁荣的未来途径。通过实施遵循行星边界的方法,社会可以增强韧性和公平性,为后代创造持久可持续的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