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气温升高时,野生卷尾猴的免疫反应受到影响。这项研究突显了气候变化可能如何影响动物健康。
密歇根大学的一项研究揭示,野生卷尾猴在温暖气温下的免疫反应减弱,尤其是年轻猴子受到的影响更大。
密歇根大学的人类学博士生乔丹·卢科尔(Jordan Lucore)探讨了温度如何影响哥斯达黎加野生猴子的免疫系统。卢科尔和研究团队发现,当这群猴子暴露于约86华氏度(约30摄氏度)气温下约两周后,它们的广义免疫系统表现下降。该免疫反应是身体在检测到威胁时激活的第一道防线。
卢科尔形容他们在《科学进展》(Science Advances)上发表的发现出乎意料。通常,科学家假设内温动物——例如能调节体温的哺乳动物——能够更好地应对温度变化,因为它们能维持稳定的体温。
“这些结果可能为气候变化如何影响野生动物提供见解,”卢科尔指出,“因为我们观察到这些猴子的免疫功能与温度之间的异常联系,且这种联系出现在低于预期的水平。86华氏度并不是过热。”
这项研究重点关注生活在哥斯达黎加塔博加森林保护区的白脸卷尾猴群体。塔博加卷尾猴研究项目自2017年开始,调查这些灵长类动物的认知能力、激素系统和行为。该项目由密歇根大学人类学与心理学教授雅辛塔·比赫纳(Jacinta Beehner)、心理学教授托雷·贝尔曼(Thore Bergman)和埃默里大学人类学教授马塞拉·贝尼特斯(Marcela Benítez)共同主导。所有共同主任均参与了这项研究。
“卷尾猴被认为是广泛适应性物种,因为它们能在不同气候和生态系统的多种环境中茁壮成长。它们的适应能力值得注意,”卢科尔解释道。“这使得这些发现尤其令人担忧;在通常相当有韧性的卷尾猴身上看到如此效果令人惊讶。”
研究免疫系统通常涉及侵入性方法,因为必要的生物标志物通常存在于血液中。然而,卢科尔评估了一种称为新生呋喃(neopterin)存在于尿液中的生物标志物。
研究团队采用“清洁捕获”技术获得尿液样本,因为落在地面上的尿液存在污染风险。通过仔细观察这些习惯于人类存在的猴子,直到它们排尿,研究人员用一根带塑料袋的篮子收集样本。研究人员能够识别个别猴子,以将尿液样本与特定个体进行匹配。
卢科尔分析了尿液中新生呋喃的含量,并将其与样本收集前几天和几周的温度数据相关联。结果显示,在气温升高的两周内,免疫表现减少。此外,年轻猴子的免疫反应下降最为显著。
“我们的发现表明,年轻猴子的免疫系统与温度变化相比于老年群体可能特别敏感,”卢科尔提到。“这对它们的健康至关重要,因为年轻猴子依赖其广义免疫系统,因为它们的适应性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发育。”
适应性免疫系统负责识别特定病原体,这一过程在年轻动物中可能需要几年的时间才能完全成熟。
卢科尔补充说,目前尚不清楚这些影响是否对野生动物的健康产生长期影响。未来的长期研究有必要追踪多个世代,并确定免疫表现下降是否导致健康或生殖成功的下降。虽然这些结果可能无法直接转化为人类,但它们揭示了气候变化如何影响野生动物种群。
“气候变化是现实,正以意想不到的方式影响地球上所有生命,尤其是对生存至关重要的基本系统,”卢科尔指出。“值得注意的是,研究生能够收集相对短期的数据,并发现气温变化与野生动物生理之间的强烈证据。”
塔博加卷尾猴团队成员的贡献,特别是合著者艾米·怀特(Amy White)、洛雷娜·辛克莱(Lorena Sinclair)、瓦斯科·亚历山大·马丁斯(Vasco Alexandre Martins)、萨拉·科瓦拉斯卡斯(Sarah Kovalaskas)和胡安·卡洛斯·奥尔多涅斯(Juan Carlos Ordoñez),对这项研究至关重要。共同作者安德鲁·马歇尔(Andrew Marshall),密歇根大学人类学和生态与进化生物学教授,为结果的分析与解释提供了重要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