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滑铁卢大学的研究人员对近500,000名加拿大学院护养院居民从2000年到2022年的记录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显示,接受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的居民在行为上显著下降。具体而言,大约68%的这些居民在后续评估中表现出行为问题增加。
根据研究的主要作者、滑铁卢公共卫生科学学院的博士后研究员丹尼尔·莱梅博士说:“这是首个全国性纵向研究,利用统计方法评估抗精神病药物的影响。”
抗精神病药物在护理院中常被“非标签”处方,这意味着它们被用于未获卫生监管机构如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的目的。例如,这些药物可能被用来处理与痴呆相关的行为症状,尽管它们仅因精神分裂症或特定精神病情况而获批。研究表明,从2014年到2020年,加拿大26%的护养院患者以不推荐的方式接受了抗精神病药物,根据FDA的指导方针。
虽然抗精神病药物可能被用来平息表现出攻击性或激动的居民,但这些药物也可能导致严重的副作用。潜在的不良反应包括颤抖、不安、僵硬、疼痛的肌肉痉挛以及站立或行走困难,这可能加重已有的行为和心理问题。
公共卫生科学学院教授约翰·赫尔德博士评论道:“有时人们声称没有足够的工作人员来应对这些情况,但事实是这些药物可能加重残疾和认知挑战。我们需要评估在没有精神病相关条件的个体中使用抗精神病药物的适当性。”
该研究强调了抗精神病药物用于治疗痴呆行为和心理症状(BPSD)的错误用法,症状可能表现为易怒、攻击性、激动、焦虑、抑郁、睡眠或食欲变化、冷漠、徘徊、重复提问、不当性行为及拒绝接受护理。
研究人员倡导转变不再立即使用药物干预,提议关注个性化护理,解决居民行为的根本原因,同时提供替代支持。比如,居民可以通过改善疼痛管理、增强沟通或减轻焦虑的活动获益。非药物干预如音乐、艺术、社交互动和轻度锻炼已被证明在不诉诸抗精神病药物的情况下有效管理行为。
此外,给工作人员提供有关抗精神病药物危险的知识,并培训他们提供更好的护理与积极结果相关,包括减少激动和提高整体生活质量。
这项研究发表在《美国医疗管理协会杂志》2024年11月的期刊上,是一个名为I-Care4Old的更广泛国际倡议的一部分,并得到了新前沿研究基金全球拨款的资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