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种保护量子信息免受环境干扰的方法,为更可靠的未来技术带来了希望。
南非约翰内斯堡的威特沃特大学(Wits University)与中国湖州大学合作,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种保护量子信息免受环境干扰的方法,为更可靠的未来技术带来了希望。
在《自然通讯》上发表的一项研究中,科学家们展示了某些量子态如何能够在受到环境噪声干扰时,仍然保持其关键的信息。
为什么这项研究重要
- 更可靠的量子技术 — 这一突破可能导致更稳定的量子计算机和网络,使未来技术变得更快、更安全、更广泛可及。
- 更好的医学影像与人工智能 — 保留量子信息的能力可以增强医学影像技术,改善基于人工智能的诊断,带来更好的医疗解决方案。
- 更强的数据安全性 — 保护免受噪声影响的量子网络可以提供超安全的通信,保护个人和金融数据免受网络威胁。
“我们发现拓扑在噪声存在时是信息编码的强大资源,”威特沃特大学物理学院的安德鲁·福布斯教授表示。
量子纠缠是粒子之间的看不见的连接,允许粒子之间即时通信,无论它们相距多远。这个原则是流行科学的主题,也是现代量子技术的基石。然而,它曾被爱因斯坦拒绝,称为“距离上的鬼魅行为。”
不幸的是,量子纠缠态是非常脆弱的,当它们经历扰动时会衰减,例如背景光和杂散光、嘈杂的探测器、丢失的光子以及其他“白噪声”的来源,这些都是在现实世界的量子系统中常见的效应,这些效应可能打断粒子之间的连接,使它们的纠缠联系失去作用。
为了克服这一点,许多策略被提出尝试保持纠缠,但迄今为止成功有限。威特沃特大学的团队展示了这种方法可以被操控,使纠缠保持脆弱,从而保持量子信息。
“我们在仔细设计量子波函数——一种捕捉量子系统所有可能状态的数学描述——以保持即使在基本量子连接开始崩溃时仍然稳定的量子信息,”福布斯说。
研究人员发现,通过工程设计具有特定拓扑特性的量子态,即使粒子之间的纠缠开始崩溃,也可以保留量子信息。
“我们发现拓扑在噪声存在时是信息编码的强大资源。它具有一个大型编码字母表,只要某些纠缠持续存在,它就完全免疫于噪声。”
罗伯特·德梅洛·科赫教授解释说,这种量子波形拓扑的操控可以看作是“量子信息的数字化”,这是由拓扑可观测量的离散性质所实现的,这些可观测量只能取整数值,如-2,-1,1和2。
“离散信号总是对噪声的影响更具鲁棒性。这是因为对于离散信号,噪声必须能够在两个离散状态之间翻转信号,才能注册任何效果。”
团队认为,就像数字技术使经典计算和通信成功一样,数字量子信号也将使在现实条件下成功的量子计算和通信成为可能,而不需要补偿策略。
“这一突破可以用于克服量子计算机以及全球量子网络中的噪声,为下一代量子技术铺平道路。它在创建先进的医学影像技术和更强大的人工智能系统上,利用纠缠将特别有价值,”福布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