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悉尼城市环境中人类与爬行动物之间复杂关系的深入回顾揭示了十年来的野生动物救援记录,尤其突出了有毒的红肚黑蛇作为城市中被救助的爬行动物之一。
新南威尔士州十年的野生动物救援数据的最新分析揭示了人类与城市环境中爬行动物的互动。
来自麦考瑞大学的研究人员与查尔斯达尔文大学和新南威尔士州气候变化、能源、环境和水务部的专家合作,审查了2011年至2021年大悉尼地区记录的超过37,000条蛇和蜥蜴救援记录。
研究结果于10月2日在《皇家学会开放科学》期刊上发表,标题为人与爬行动物之间的互动:来自野生动物康复记录的视角。
麦考瑞大学的主作者、保护生物学硕士毕业生蒂根·派恩表示,这些数据使她的团队有机会深入了解人类与野生动物在城市空间中的共存方式。
派恩说:“这篇论文强调了野生动物救援模式与公众对各种动物态度之间的相似之处。”
派恩解释道:“大型爬行动物往往因恐惧或被视为麻烦而引起人们的注意,而野生哺乳动物或鸟类通常在受伤时被救助。”
“相反,像花园凉蜥这样的常见小型爬行动物在我们的数据中很少出现,并不是因为它们不常见,而是因为人们通常忽视或未能报告它们。”
人类互动的增长
麦考瑞大学的保护生物学家克里斯·乔利博士及其合著者强调,这项研究通过爬行动物救援数据为人类与城市野生动物的互动提供了及时的见解。
乔利博士表示:“随着全球城市地区的增长,人类与野生动物的互动自然会增加。这项研究有助于澄清这些遭遇背后的模式。”
澳大利亚最大城市悉尼拥有丰富的爬行动物生活,乔利博士指出,大型爬行动物意外普遍的原因可归因于该市保持了大面积的灌木林,支持当地野生动物。
他补充道:“悉尼的地形,连同其水道和起伏的丘陵,使得像东部蓝舌蜥蜴这样的爬行动物甚至可以在郊区后院繁衍生息。”
规模的重要性
研究结果显示,在救援记录中对大型爬行动物有明显的偏好,仅有两种爬行动物占据了所有爬行动物救援的近三分之二。
这些包括优雅而危险的红肚黑蛇和相对无害的东部蓝舌蜥蜴,后者通常被视为友好的花园居民。
乔利博士提到:“野生动物康复者常常接到求救电话,要求救助受伤的动物,通常是受伤的蓝舌蜥蜴。”
他说:“然而,我们的数据表明,爬行动物救援的主要原因是由于‘不适合的环境’,往往是从后院捕捉蛇的委婉说法。”
研究还注意到爬行动物救援中的季节性趋势,数字从8月到9月显著增加,因为春天在澳大利亚开始。数据表明,救援往往集中在人口稠密的地区和主要道路沿线。
尽管爬行动物的活动随着季节而波动,人类的行为和活动模式也是如此;乔利博士指出,野生动物救援统计反映了爬行动物活动与人类位置和行为之间的这种相互作用。
尽管在城市悉尼有大量爬行动物,包括许多体型较大、有毒的蛇,但蛇咬伤的情况却相当少见。
乔利博士表示:“人们常常因恐惧要求移除有毒蛇。幸运的是,公众意识有所增强,促使人们在户外穿鞋,并认识到哪些蛇是有毒的,哪些是安全的。”
资深作者瑞克·闪教授表示,研究小组将这些数据与二十年前进行的类似研究进行了比较。
闪教授指出:“尽管救援数量增加了十倍,但同样的大型物种一贯主导着记录。”
他强调,野生动物救援数据库为人类与野生动物的互动提供了卓越的见解,并可以增强传统调查方法。
研究小组还建议,野生动物救援数据有潜力为针对特定群体的公众教育活动和管理策略提供信息,特别是关于季节蛇行为和防止公路杀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