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最近的研究考察了全球八个重要城市的自然接触问题,发现尽管有许多树木,但大多数城市仍然缺乏足够的树冠覆盖。
一项由澳大利亚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RMIT)主导的研究考察了全球八个主要城市的自然接触问题,结果显示大多数城市仍然缺乏适当的树冠覆盖,尽管该地区树木丰富。
在纽约、阿姆斯特丹、布宜诺斯艾利斯、丹佛、悉尼市中心和墨尔本市中心等城市,建筑物中位于树冠覆盖充足区域的比例不足30%。
纽约和阿姆斯特丹的树冠覆盖率几乎为0%,尽管这两个城市分别有92%和50%的建筑可以看到至少三棵树。
这项研究与慕尼黑工业大学的合作,分析了这八个城市超过250万栋建筑,使用了一种名为“3-30-300”规则的新方法来评估可持续城市。
该规则建议,每个家庭、学校和工作场所应能看到至少三棵树,所在社区的树冠覆盖率至少为30%,并且距离公园不超过300米。
只有西雅图和新加坡符合30%的树冠覆盖要求,这两个城市中分别有45%和75%的建筑享有足够的遮荫。
公园接入情况差异明显;新加坡和阿姆斯特丹得分较高,而布宜诺斯艾利斯和纽约则有所不足。
首席研究员、RMIT大学的Thami Croeser博士对未能达到30%树冠标准的建筑数量表示担忧。
他强调,由于2023年被记录为迄今为止最热的一年,全球四分之一的人口经历了极端高温,因此增加树冠覆盖来降温城市区域的需求至关重要。
“以往的研究表明,缺乏遮荫树冠和绿地的城市地区更常见抑郁、焦虑、肥胖和中暑等问题,”与RMIT城市研究中心相关的Croeser指出。
“树冠覆盖不仅有助于降温,还可以降低洪水风险,改善心理和身体健康,促进城市生物多样性。”
“研究表明,我们实际上需要至少40%的树冠覆盖率,以显著降低白天的空气温度,因此“30”的目标是绝对的最低标准——我们研究的大多数建筑甚至达不到这一标准。”
Croeser还提到,目前的城市规划技术常常忽视树木的健康生长,因为基础设施需求,如电缆和管道,优先于植树。
“我们必须改变对建筑和道路所占空间永久性的思维方式,并考虑重新分配它们,以优先考虑绿色基础设施,”他表示。
虽然30%的树冠覆盖率似乎是个高目标,但如果我们在方法上做一些调整,完全可以实现。
“目前,树木通常是事后的考虑;如果它们与电缆或管道发生冲突,我们就将其移除或用小树苗替代。
从一开始就将树木纳入街道设计,并努力为公用设施和交通接入找到互利的解决方案,这是我们需要做的一个重大转变。”
Croeser补充说,树木常常在不利条件下种植。
“土壤被压实,上面覆盖着沥青,雨水排入排水沟,而不是渗入地下。”
以往的研究表明,如果城市树木在更优质的土壤中种植,且拥有足够的生长空间,并且雨水可以直接渗透土壤,这将有助于树木的生长,帮助解决我们树冠覆盖的问题。
城市树木常常被移除或用小树苗替代,或者被过度修剪,因此能够成长为大树冠树木的数量很少,只有在某些幸运的地区才能见到。
一种具有潜力的新自然接触指标
由荷兰城市林业专家Cecil Konijnendijk教授开发的“3-30-300”规则在澳大利亚相对较新,但在国际上正在获得关注,至少有六个城市在其城市林业政策中采用了该标准。
Konijnendijk创建了这一基准,以建立城市环境中自然的“最低标准”。
“将更多的公园和树木融入城市是一个复杂的挑战,因此我认识到需要一种简单的衡量标准,以明确目标并基于可验证的数据,”他说。
“我研究了数十年的研究,发现自然接触、树冠覆盖和公园对心理健康、身体活动和抵御热浪至关重要。”
慕尼黑工业大学的Wolfgang Weisser教授表示,评估与人类福祉相关的绿色基础设施充足性的指标在社区层面仍然不常见。
“我们目前使用的许多指标是不够的,而‘3-30-300’标准有效地强调了人们生活和工作的地方需要更多自然,”Weisser指出。
如果一个城市的街道上树木稀少,但有几个绿树成荫的公园,则在按人均计算的树冠和绿化的整体指标上可能得分较高,但在“3”和“30”等局部标准下,这可能被视为不足。”
研究团队与荷兰公司Cobra Groeninzicht(绿色洞察)合作,可视化这些结果。
“凭借我们团队开发的这些方法,我们可以将‘3-30-300’基准应用于全球任何城市,”Cobra Groeninzicht的高级顾问Dirk Voets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