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社交媒体上花费大量时间似乎显著地导致孤独感的增加。然而,一项最新研究表明,有目的地使用社交网络与他人连接并培养友谊感可能有助于减少孤独感。
在美国,孤独感正在增加,约三分之一的美国人近年来报告了“严重孤独”的经历。感到孤独的人经历抑郁的可能性是那些不感到孤独的人的两倍,孤独是自我伤害和自杀的主要风险因素——可能导致2023年美国创纪录的超过50,000例自杀案件。
许多人认为孤独感的上升与个人社交互动和社区参与的减少有关,因为我们越来越多地花时间在线而不是面对面交流。18至29岁的年轻美国人现在每天在社交网络上投入超过五个小时,过度使用社交媒体与更高水平的抑郁症相关联。
虽然过度的社交网络时间似乎是孤独感的一个主要因素,但在Telematics and Informatics上的一篇新文章认为,利用这些平台进行有成效的互动以连接他人并体验友谊感也可能有助于缓解孤独感。该文章的作者是阿肯色大学的新闻学副教授布兰登·布歇龙。
在这项研究中,布歇龙探讨了在网上形成的友谊质量如何影响个人的自尊和孤独感。他区分了特质自尊(更加稳定和持久)和状态自尊(暂时的,可能受到社交媒体帖子点赞等因素的影响)。
为了进行这项研究,布歇龙对1,500名参与者进行了基于网络的调查,反映了美国人口普查在性别、种族、民族、年龄和地区等方面的统计数据。他在六周后成功跟踪了超过一半的受访者。参与者被要求对“我是一个有价值的人”和“我觉得自己拥有几个优点”等陈述做出回应,在“非常不同意”到“非常同意”的尺度上进行评分。
此外,受访者反映了过去一周被排斥或孤立的感受。评估在线友谊质量的问题询问他们是否在社交媒体上与朋友分享笑话或在使用这些平台时是否感受到团结感。
通常情况下,布歇龙发现,18至39岁的年轻参与者报告的网络友谊质量高于50岁及以上的个人。然而,这个年轻群体的自尊水平较低,孤独感较高。然而,那些在社交媒体上体验到与同龄人连接和伙伴关系的人,甚至在六周后自尊心有所提高,特别是在61岁以下的用户中。在年轻一代中,自尊的增强导致孤独感的降低,尽管这种效果在60岁和70岁的人群中减弱。
70岁以上的个人在与他人建立在线密切关系时表现出自尊较低,这可能是因为他们认为数字友谊相比于面对面的关系不够实质。
“我发现个人网络的变化——比如与社交媒体用户建立亲密感和同伴关系——可以导致自我价值感的提高,这与社交孤立感的减轻相关联,”布歇龙表示。
“虽然自我认知在整个人生中往往相对稳定,”他继续说道,“建立远程连接和体验伙伴关系能够改善你的自我形象和减少孤独感,这可能会反过来降低自我伤害和自杀的可能性。”
布歇龙在去年受到美国内科医生的警告,关于自杀率上升而对这项研究产生了兴趣,呼吁研究者探索网络通信如何促进连接。
“通过调查直接解决自杀念头和自我伤害是相当具有挑战性的,”布歇龙详细说明道。“这些主题在社交上令人不适,个人往往不愿意承认这种情感。然而,他们通常在谈论社交孤立和孤独的经历时更加开放。因此,我在这项研究中通过孤独的背景来探讨自杀风险和自杀念头的问题。”
最终,布歇龙主张实施高中、大学和成人教育项目,教授使用社交网络平台与各种人群建立联系的有效和安全的实践。
虽然这篇论文并没有重点关注促进在线友谊的最佳方法,布歇龙计划在即将刊登在Human Behavior and Emerging Technologies的另一项研究中来探讨这个问题。他的发现表明,参与围绕非政治话题的爱好和兴趣小组可以促进这些联系。
在社交媒体平台上利用共同兴趣作为破冰工具可以帮助用户最初忽视彼此的差异,从而扩大他们的个人网络,进而可能增强友谊感。非政治主题可能包括对体育团队的粉丝俱乐部或像徒步旅行、园艺或观鸟等共同追求。基于共同兴趣建立联系可以促进现实社会的参与,并鼓励更广泛的社交伙伴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