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砍伐持续成为全球主要关切,过去20年中,原始森林占总树木覆盖损失的16%,主要由于气候变化和广泛的人类活动。这一损失危及自然资源、生物多样性以及社区的生活质量。为应对这些挑战,立陶宛的科学家与瑞典的专家合作,开发了一种名为森林4.0的先进森林数据管理模型,结合了区块链、物联网(IoT)和人工智能(AI)技术。这个创新系统实现了实时的森林状况监测、可持续资源管理以及更透明的森林治理方法。
“想象一下购买一张桌子,确切知道它来自哪个森林和树木。这就是我们希望通过所提出的森林数据管理模型实现的结果,”参与该系统开发的考那斯科技大学(KTU)教授RYTIS MASKELIŪNAS解释道。
森林4.0的创建涉及立陶宛考那斯科技大学、维陶塔斯·马格努斯大学和瑞典林奈大学的研究人员之间的合作。
用于检测树木疾病和非法伐木的智能传感器
该系统由多个层次组成,首先是数据收集和管理。这个初始层通过无线传感器网络收集信息,包含各种测量树汁、温度和土壤湿度的IoT设备,所有设备通过数据传输相连。“这种方法消除了在森林中进行手动测量的需要,”KTU的一位教授补充道。
森林4.0模型包含一个IoT解决方案,传感器类似于鸟屋,安装在树上。“这些设备将数据传输到一个中央系统,在数据分析层使用AI算法进行分析,”KTU实时计算机系统中心的教授Egidijus Kazanavičius描述道,他负责硬件的开发。
从这一分析中得出的结果用于监测和评估层,以评估森林健康、生物多样性、碳存储和生态系统服务。“这些数据对系统的后续阶段——森林管理至关重要,”MASKELIŪNAS解释道。
在实际场景中,研究人员解释说,通过从这些传感器收集温度、湿度和空气质量等环境因素的数据,IoT系统可以评估森林健康、跟踪火灾风险,并帮助防止疾病、害虫或非法活动的发生。
智能监测系统不仅限于传感器;已经部署在森林中的摄像头也可以用来。“例如,通过分析图像,发现针叶变黄可以帮助IoT检测虫害,通过叶点识别疾病,甚至通过加密声音识别非法伐木,”他解释道。
该系统可以针对森林生态系统的变化和外来物种的扩散进行预测。
目标是建立一个充满野生动物的强大森林
该系统的目的是通过利用新技术来转变森林管理,提高森林业务的效率、可持续性和盈利能力,优化资源使用,减少浪费,并辅助决策过程。
此外,森林4.0模型还包括供应链可追溯管理,使得可以在所有阶段进行监测——从森林到锯木厂,甚至到成品木制产品。
这一能力的核心在于区块链技术,这是一个去中心化的数字账本,保证透明性和数据完整性。
“这种技术独立于中央权威运作,提供一个透明、安全和不可篡改的关于森林及其产品所有活动的记录,从而减少非法伐木并促进可持续做法,”KTU信息学院(IF)的教授强调。
尽管如此,研究人员在实施森林4.0时面临挑战,包括高昂的启动成本和对创新的抵制。“往往更倾向于昂贵和复杂的解决方案,而忽视了较小、更经济的传感器。值得钦佩的是,几百欧元的解决方案可以自主收集和传输数据,”MASKELIŪNAS教授评论道。
此外,利用去中心化的区块链技术需要终端用户高度信任,尽管金融科技(Fintech)的逐步发展有助于缓解这种担忧。
相比之下,德国等国家已经对这种创新有更大的接受度。这表明森林4.0有可能建立全球标准,立陶宛在倡导负责任和可持续的森林管理实践方面则起到榜样作用。
关于森林4.0的概念,MASKELIŪNAS强调,智能森林管理是为了保护环境以造福未来世代:“这代表着林业的一场第四次工业革命,旨在创造一个充满生机且富有野生动物、不可燃烧的森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