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为期16年的长期研究,针对位于塞舌尔科辛岛的塞舌尔鹦鹉(Acrocephalus sechellensis)种群,揭示了环境因素,特别是降雨量,如何影响鸟类配对关系的持久性。
一项为期16年的长期研究,针对位于塞舌尔科辛岛的塞舌尔鹦鹉(Acrocephalus sechellensis)种群,揭示了环境因素,特别是降雨量,如何影响鸟类配对关系的持久性。
包括麦考瑞大学的Frigg Speelman在内的国际研究团队发现,在繁殖季节前和期间的降雨量变化显著影响伴侣之间“离婚”的几率。这个发现强调了气候变化对动物繁殖和保护努力的更广泛影响。
在社会一夫一妻制的物种中,离婚指的是配对关系的破裂而两位伴侣仍然活着。这个交配行为通常与低繁殖成功率相关,并在多种鸟类中被观察到。然而,环境因素,尤其是气候变异性与离婚之间的关系仍然不是很好理解。
社会一夫一妻制表明两只鸟形成了持久的配对关系,通常会携手共度多年甚至一生。虽然这些已成对的鸟通常共同生活并抚养幼鸟,但它们并不一定是性单配的,这意味着它们可能在一生中与多个伴侣交配。
“在分析了16年的数据后,我们发现了降雨模式与离婚率之间复杂的非线性关系。有趣的是,离婚率在降雨量极低和极高的年份往往会上升,”Speelman解释道。
“这一关系受到了一个重大气候事件的显著影响——1997年厄尔尼诺现象引起的降雨激增,”他补充道。
主要发现:
- 降雨与离婚:研究强调了降雨量与离婚率之间的二次关系,繁殖季节的极低或极高降雨年份会出现最高的离婚率。
- 1997年厄尔尼诺的影响:1997年经历的强降雨成为数据中的一个重要异常现象,显示异常高的降雨与显著增加的离婚率相关。将此事件排除在外的发现揭示了降雨与离婚之间更清晰的负相关关系。
- 繁殖成功率:尽管降雨被证明影响离婚率,但研究未发现繁殖成功率(定义为所生幼仔数量)与伴侣分开的可能性之间的直接相关性,这表明可能还有其他未被识别的因素在影响伴侣关系的稳定性。
对保护和适应气候变化的影响
这项研究发表在《动物生态学期刊》上,有助于增加证据表明,环境因素,尤其是气候变化相关因素,能够直接塑造野生动物的社会行为和繁殖策略。
“随着气候变化的持续升级,理解降雨等环境条件变化如何影响社会一夫一妻制物种的稳定性至关重要,”Speelman表示。
“这项研究不仅加深了我们对动物行为在气候变异影响下的理解,还提供了重要的见解,可增强保护处于气候变化风险中的物种的策略。”
塞舌尔鹦鹉是原产于塞舌尔群岛的物种,已经面临许多保护挑战,这使得研究的发现尤为重要。研究表明,环境变化可能进一步威胁该物种的繁殖成功率和整体种群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