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斯维加斯著名贝拉吉奥喷泉旁发生枪击事件,2人死亡

  拉斯维加斯著名的贝拉吉奥喷泉附近发生枪击事件,两人死亡 根据警方的消息,一名与拉斯维加斯著名贝拉吉奥喷泉附近发生的致命枪击事件有关的嫌疑人已被逮捕。   41岁的曼努埃尔·鲁伊斯于6月9日自首,因涉嫌在著名喷泉前向两名受害者开枪而被拘留,拉斯维加斯大都会警察局(LVMPD)表示。…
技术小行星撞击:地球气候与意想不到的稳定性

小行星撞击:地球气候与意想不到的稳定性

大约3565万年前,两颗巨大的小行星撞击了地球的表面,但根据UCL研究人员的一项新研究,并未对地球的气候造成任何显著变化。

大约3565万年前,两颗巨大的小行星撞击了地球,但并未导致地球气候的显著变化,根据UCL研究人员的一项新研究。

这些每颗几英里宽的小行星相隔大约25000年撞击了地球,导致了俄罗斯西伯利亚的波皮盖坑(宽60英里/100公里)和美国的切萨皮克湾坑(宽25到55英里/40-85公里)的形成。这些坑是地球上已知的第四和第五大小行星坑。

这项发表在期刊Communications Earth & Environment上的新研究表明,在这些撞击后的150,000年内没有永久气候变化的证据。

研究小组通过分析在那个时代生活在海洋或海底的小型带壳生物化石中发现的同位素(原子类型)来推测历史气候。这些同位素提供了当时水温的线索。

UCL地球科学的共同作者布里奇特·韦德教授表示:“我们研究结果的一个亮点是撞击后没有显著变化。我们预计会看到同位素的变化,表示水变暖或变凉,但并未发生。在这些巨大的小行星撞击之后,地球似乎继续其常规活动。”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我们的研究可能无法捕捉到短期变化,这些变化可能持续了几十年或几百年,因为我们的样本是以11000年的间隔进行采样。从人类的角度来看,这些小行星碰撞是灾难性的,会导致爆炸性震波和海啸、广泛的火灾,以及大量尘埃被抛入大气层,阻挡阳光。”

“对较大奇克苏鲁影响的建模研究表明,导致恐龙灭绝的撞击同样会在短时间内引起气候变化,少于25年。”

“因此,准备好应对潜在的未来撞击并为避免这些碰撞的任务努力分配资金是至关重要的。”

研究小组,包括韦德教授和地球科学硕士生Natalie Cheng,研究了在1500多件单细胞生物化石中发现的同位素,这些生物被称为有孔虫。他们分析了生活在海洋表面(浮游有孔虫)和海底(底栖有孔虫)的生物。

这些化石的年龄在3550万到3590万年之间,是通过深海钻探计划从墨西哥湾下方获得的岩心样本。

那一时期的两颗重要小行星宽度估计分别为3-5英里(5-8公里)和2-3英里(3-5公里)。其中较大的那颗导致波皮盖坑的形成,宽度约相当于珠穆朗玛峰的高度。

除了这两次撞击,目前的证据表明在这一晚始新世时期还有三颗较小的小行星也与地球发生了碰撞,这表明我们的太阳系小行星带可能受到了干扰。

之前关于该时期气候的研究结果各异,有些将小行星撞击与加速降温联系在一起,而另一些则表明它们与温暖时期有关。

然而,这些早期研究的分辨率较低,采样间隔超过了11000年,分析也相对有限,例如仅关注底栖有孔虫物种。

通过利用来自不同海洋深度的化石,最新的研究呈现了一个更全面的视角,探究海洋是如何对小行星撞击做出反应的。

研究人员分析了多种浮游和底栖有孔虫的碳和氧同位素。

他们在小行星撞击前约10万年检测到了同位素的变化,表明表层水温上升约2摄氏度,而深层水温下降约1摄氏度。然而,在撞击事件期间或之后并未观察到显著变化。

此外,研究小组在岩石中发现了两个主要撞击的证据,以数千个小硅酸盐滴的形式。那些滴是在小行星撞击时硅酸盐丰富的岩石蒸发形成的,并在冷却时在大气中固化。

共同作者、地球科学硕士毕业生Natalie Cheng表示:“考虑到奇克苏鲁撞击与一次重大灭绝事件有关,我们急切想探索始新世期间一系列重要小行星撞击是否也导致了长期气候变化。我们惊讶地发现这些撞击并未带来任何重大气候响应。”

“通过微化石中保存的化学成分揭示地球的气候历史令人着迷。与我们选择的有孔虫物种一起工作,并发现美丽的微球体化石尤其引人入胜。”

该研究获得了英国自然环境研究委员会(NERC)的资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