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普萨拉大学的研究人员最近发现,塞姆利基森林病毒通过首先渗透脑脊液,随后附着于特定类型的细胞,然后深入进入大脑,从而进入中枢神经系统。这一突破性发现可能为塞姆利基森林病毒作为脑癌潜在治疗方法的应用铺平道路。该研究的详细信息发表在《自然通信》期刊上。
塞姆利基森林病毒最初是从乌干达塞姆利基森林的蚊子中分离出来的,这也就是它名字的来源。当一个人通过蚊虫叮咬感染时,病毒在血液中造成轻微的存在,然后它会旅行到中枢神经系统,在那里可能导致神经毒性。
病毒学家们长期以来一直在寻求理解塞姆利基森林病毒如何跨越大脑的机制,之前曾建议它是通过血脑屏障进行的。几年前,研究人员确定了极低密度脂蛋白受体(VLDLR)作为病毒进入宿主细胞的主要受体。
与其他病毒相似的进入方式
在这项新研究中,乌普萨拉的研究人员确认VLDLR作为细胞进入的主要受体。然而,由于这种受体在组成血脑屏障的血管细胞上不存在,他们得出的结论是,塞姆利基森林病毒进入中枢神经系统必定有另一种途径。他们确定了脉络丛细胞——以产生脑脊液而闻名并位于大脑的脑室中——作为病毒侵入神经系统的入口。
“塞姆利基森林病毒穿过脉络丛上皮层完全依赖于VLDLR。这条神经入侵途径已证明适用于其他病毒,如寨卡病毒和新冠病毒(SARS-CoV-2),而我们的研究首次表明,塞姆利基森林病毒也可以利用这一途径进入中枢神经系统。”乌普萨拉大学的研究员、该出版物的主要作者米卡·马尔蒂凯宁(Miika Martikainen)解释道。
治疗脑肿瘤的潜力
溶瘤病毒作为癌症免疫治疗的一种形式正在被探索,其中病毒可以侵入并摧毁癌细胞,同时刺激免疫系统抵抗肿瘤。考虑到塞姆利基森林病毒可以穿透大脑,它成为了开发为脑癌治疗的溶瘤剂的一个引人注目的候选者。
“我已经花费多年时间研究塞姆利基森林病毒,我很高兴我们终于解决了这个问题。我们的下一个步骤将集中在进一步开发这种病毒作为癌症的治疗剂。”马尔蒂凯宁说。
在研究不同病毒如何激活免疫反应的过程中,塞姆利基森林病毒显示出最高的效果。然而,它尚未进行临床测试以治疗癌症。
“我们研究所获得的见解可能在未来的临床试验中对患有侵袭性脑肿瘤胶质母细胞瘤的患者输送塞姆利基森林病毒具有直接应用。”乌普萨拉大学的研究员、该研究的资深作者马格努斯·埃桑德(Magnus Essand)评论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