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语言的使用者在构建句子结构时方式相同吗?来自马普语言学心理研究所、邓登德研究所和奈梅亨拉德布德大学的研究人员在《PLOS Biology》上发表的一项神经成像研究探讨了这个问题,记录了参与者在听荷兰语故事时的脑部活动。与英语中使用更被动的“等着看”的策略不同,荷兰语句子的理解更依赖于一种预测的策略,以预测即将到来的元素。这表明不同语言可能利用不同的方法来处理句子。
当人们听到口语时,他们必须将自己的“抽象”语法知识与实际听到的单词连接起来。关于实时语法结构发展的现有理论往往以英语为中心。例如,在句子“I have watched a documentary”中,名词“documentary”紧跟在动词之后。然而,在荷兰语中,顺序可以颠倒:“Ik heb een documentaire gezien”的翻译是“I have a documentary watched”。
“要辨别不同语言使用者是否以相似的方式构建语法结构,必须检查与英语在有趣的方式上不同的语言,”首席作者卡斯·库普曼斯表示。“从英语得出的结论可能不适用于那些语法特征不同的语言,如荷兰语。”
有声书故事
为了深入了解个体如何在荷兰语中形成句子结构,研究人员监测了24名参与者在磁耦合脑电图(MEG)扫描仪中听荷兰语有声书时的脑部活动。
对于有声书中的每个单词,研究人员评估了可以推导出的语法信息的程度。他们将“自上而下”的策略(围绕提前预测句子结构)与在后期整合语法信息的“自下而上”方法进行了对比。
预测接下来会发生什么
这两种构建句子的策略都能够预测大脑左半球关键语言区域的活动,但预测方法显示出明显更强的效果。
虽然英语使用者似乎更倾向于“等着看”的策略,但荷兰语使用者更倾向于采用预测方法来构建句子。这表明在语言理解过程中,语法结构的发展在不同语言之间存在差异。
研究人员计划扩展他们的研究,以探讨其他语言以及不同语言特征在其中的作用。“了解到我们可以利用这一技术来研究个体如何在自然口语理解过程中构建语法结构,我们可以探索这一过程如何受到其他语言要素的影响。在未来的研究中,我们希望探索大脑如何利用言语的韵律特征来解码口语短语的语法结构,”库普曼斯解释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