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最新研究发现,大多数危重伤患者可以在补充氧气方面恢复得比之前建议的要少。
当一位危重伤患者入院时,他们应该接受多少补充氧气?本周发表在《JAMA Network Open》上的新研究由科罗拉多大学医学院的研究人员领导,表明这通常少于当前的标准。
“传统观念是,严重创伤对患者的身体造成压力,我们希望尽可能向大脑和重要器官提供氧气,因为它们正在失去血液,”急救医学教授、过量氧气避免战略(SAVE-O2)研究的首席研究员Adit Ginde博士说,该研究发现将氧饱和度瞄准略低的水平(90-96%)对成人创伤患者的结果相似,有时甚至更好。
“给患者提供这么多氧气的问题在于,血红蛋白分子只能携带一定量的氧气,如果你过度饱和,就会不必要地将多余的氧气输送到肺中。这可能会造成潜在的伤害,尤其是当这些创伤患者的肺部健康且呼吸没有什么问题时,”他说。
Ginde和科罗拉多大学战斗医学和战场(COMBAT)研究中心的同事表示,这项研究得到了美国国防部(DoD)的资助,特别适用于在资源匮乏环境中的战斗人员,这也可以作为改进全国范围内创伤患者护理标准的基础。
到目前为止,该研究已经在军事卫生实践中生根发芽。
**常氧血症在创伤恢复中的作用**
该研究在美国的八个一级创伤中心进行,SAVE-O2研究团队共招募了近13,000名患者。研究人员询问将目标设定为常氧血症(定义为外周氧饱和度为90-96%)是否能够安全地增加无补充氧气的天数。患者仅接受他们所需的氧气——通常根本不需要——以保持在常氧血症范围内。
研究人员发现,他们能够安全地提供更少的补充氧气,而不会对死亡率或低氧血症期间的时间产生负面影响,低氧血症是指缺乏氧气可能对身体造成伤害的状态。
“我们看到强有力的证据表明,处于常氧血症范围的患者的表现至少与其他患者相当。这是好的,”Ginde说。“然后我们想看看他们的临床结果,我们以无补充氧气的天数来衡量,这是生存和接受补充氧气的时间的组合。总体而言,我们看到有改善的信号,特别是当患者没有上呼吸机时。患者在无补充氧气的情况下多活了几天,并且住院时间更少,这是一种积极的迹象。”
常氧血症范围内的患者与氧饱和度最高水平的患者相比,不太可能注意到呼吸的差异。
“如果你的氧气开始下降,低于88%,你会开始感到呼吸急促,或者觉得你在努力进行深呼吸。但在这里,我们的目标是生理正常的范围,因此你的身体实际上在这个范围内非常舒适,”Ginde说。
**从战场到民用医院**
SAVE-O2的工作最初是围绕军事环境展开的。
“许多战斗撤离任务是根据氧气耗尽的时间来计划的,”Ginde说。“我们的目标是确定军方是否能够安全地提供前线护理并用更少的氧气撤离患者。”
截至目前,已有10项相关的联合创伤系统指南进行了更新,并且在2023年,Ginde和他的研究团队因在氧气疗法协议方面的进展获得了军事卫生系统研究研讨会的杰出研究成就奖。
与科罗拉多大学COMBAT研究中心的大部分工作一样,该研究在军事环境和民用环境中均适用。
“我们可以做同样的科学,既有利于平民,也有利于军方。确定多少氧气是足够的,以及如何减少补充氧气的量,将使军方受益,但在民用和资源匮乏环境中同样重要,”Ginde说。
**氧气输送的下一个前沿**
随着这些发现的发布,Ginde表示他希望指导方针能够开始发展,并使全国的创伤患者受益。
“变化在民用领域往往需要更多的时间。与军方相比,它更模糊,但希望通过这一高影响力的出版物和附加演讲,我们会看到这些指导方针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他说。
现在,Ginde和研究团队获得了额外的国防部资金,以规划下一步。
他们目前正在测试一种自主氧气滴定设备,称为O2Matic,该设备通过封闭回路生理控制工作,测量氧气并根据需要将其输送给患者。人类不再需要每隔几个小时转动旋钮来调整氧气水平。“它给患者提供所需的量——不会多也不会少,”他解释说。
该设备已获得欧洲使用批准,但尚未在美国进行评估,因此Ginde和他的团队正在领导与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的注册试验,以评估该设备达到目标氧饱和度的有效性。
“这设备有潜力显著改善我们在需要时的氧气给药方式,”Ginde说。“我们认为这可能是未来。现在我们已经证明常氧血症目标是安全和可取的,下一步就是找出如何更高效且更大规模地实施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