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CT扫描的新风险评分方法有助于识别因慢性鼻窦炎而面临修订内窥镜鼻窦手术风险的患者。
一种基于CT扫描的新风险评分方法有助于识别因慢性鼻窦炎而面临修订内窥镜鼻窦手术风险的患者。
“这使得能够及早预测疾病进展并规划进一步治疗,”芬兰东部大学的萨娜·托皮拉-萨尔米教授表示。
芬兰多中心研究的结果发表在临床与转化过敏学期刊上。
慢性鼻窦炎的症状,即鼻腔和鼻窦腔的炎症,包括鼻塞、粘液分泌和压迫感。在该疾病的息肉型形式中,粘膜突起或息肉阻塞了鼻腔和鼻窦腔。该疾病的严重形式通常与哮喘或非甾体抗炎药加剧的呼吸道疾病(N-ERD)相关。
该疾病的治疗包括鼻用皮质类固醇,若为息肉型并且疾病进展,还需要口服皮质类固醇。如果这些治疗不足以控制症状,可以考虑进行内窥镜鼻窦手术。
初始手术通常在进行头部计算机断层扫描(CT扫描)后进行,CT扫描生成头部的CT切片图像。在本研究中,研究人员使用了一种基于CT切片图像的新风险评分方法来评估修订手术的风险。在新的鼻窦放射评分中,或简称SR评分,高修订手术风险的指标包括不可检测的鼻甲解剖结构,通常与息肉状粘膜肿胀相关,以及额窦的排水受阻。
现有的Lund-Mackay CT评分,或简称LM评分,是基于鼻窦粘膜的炎症发现以及上颌窦排水通道的阻塞。“本研究表明,新的SR评分结合旧的LM评分,能够越来越准确地预测经过CT扫描手术的患者的复发和修订手术风险,无论使用何种手术方法,”托皮拉-萨尔米说。
此外,哮喘和N-ERD等病症会增加修订手术的风险。如果不能通过常规药物和外科治疗控制疾病,生物制剂等药物可能会在风险评估后被考虑使用。
该研究包括483名慢性鼻窦炎患者,其中85名患者在CT扫描后的一个年度内接受了内窥镜鼻窦手术。在随访期间,这些患者中有28%接受了修订手术。
该研究是芬兰东部大学与赫尔辛基大学以及芬兰多个医院地区的合作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