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腺囊肿是可以在胰腺内形成的充满液体的囊泡。有些保持良性,而其他则有可能发展成胰腺癌。一项最近的研究对257名日本患者进行了平均五年的随访,显示胰腺囊肿中侵袭性结节的存在与否是评估这些囊肿是良性还是癌性的关键。
该研究的结果发表在《外科年鉴》杂志上,可能帮助被诊断为胰腺癌高风险的患者避免不必要的手术。
胰腺癌是最具生命威胁和快速生长的癌症之一。胰腺囊肿,通常称为胰腺导管乳头状粘液瘤(IPMNs),作为癌症的前驱体之一,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并可以通过放射成像识别。在这种情况下,被诊断为胰腺囊肿的患者会被转诊进行进一步评估,如果他们符合被认为处于特别高风险发展癌症的标准,称为高风险标志,他们通常会被推荐进行手术。
然而,目前尚不清楚所有符合标准的患者是否都需要接受手术。“实际上,在接受手术的患者中,有多例病理检验结果显示他们的IPMNs仍然是良性的,没有进展为癌症,” 名古屋大学的首席研究员熊野亮平解释说。“胰腺手术对患者来说是一个重大负担,因此我们希望找到一种更准确的方法来诊断他们的IPMNs是良性还是癌性,以避免不必要的手术。”
一个由名古屋大学医学院的川岛宏树教授和熊野博士、藤田健康大学的大野荣三郎教授及其同事组成的研究小组,集中研究257名具有高风险标志的IPMN患者中侵袭性结节的存在与否。研究人员评估了有无这些结节的患者的预后。
侵袭性结节是开始侵入周围组织的囊肿内的实性肿块,使用传统CAT扫描方法难以检测。因此,研究人员改用对比增强内镜超声,这种方法被认为可以更准确地检测侵袭性结节。
为了跟踪有无侵袭性结节的患者在手术和非手术组之间的预后,研究人员平均随访了约五年(根据患者,范围为6个月至24年)。
结果显示,侵袭性结节的存在与否对他们的生存情况有显著影响。对于有侵袭性结节的患者,接受手术有助于改善他们的生存率。另一方面,大多数没有侵袭性结节的患者即使不手术也有良好的结果。
在这项研究中,共有21名没有侵袭性结节的患者选择临床监测而非手术。值得注意的是,他们的五年生存率为84.7%的总体生存率和100%的疾病特异性生存率。
此外,在高风险手术的患者中,例如老年患者,若他们没有侵袭性结节,则接受手术与否的生存率差异很小。“避免手术,特别是在此类患者中,似乎是一种合理的治疗策略,因为胰腺手术极具侵入性,伴随高风险并发症,且恢复时间长,”熊野说。
“我们希望我们的发现能为未来IPMNs的临床指导方针作出贡献,促进更准确的癌症诊断和优化的治疗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