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人员揭示了为什么经历焦虑和抑郁的个体常常在自信心上持续挣扎。
伦敦大学学院的研究人员揭示了为什么经历焦虑和抑郁的个体常常在自信心上持续挣扎。
一项发表在《自然通讯》上的新研究对两组大规模人群(分别为230人和278人)进行了研究,以测量他们在进行个别任务时的“自信心”和在评估他们整体表现时的“自我信念”。
研究发现,具有焦虑和抑郁症状的人倾向于通过将注意力集中在他们认为表现不佳的任务上(即低自信)来建立整体自我信念,而不是同时考虑他们表现良好的任务(即高自信)。
为了更好地理解参与者如何评估自己(也称为元认知,或对自己思维过程的意识和理解),他们被要求完成一个计算机游戏,该游戏要求他们帮助一个名为“水果镇”的虚构城镇的居民完成农业工作。
这些工作需要涉及细致视力(区分不同水果)以及记忆(记住哪些水果被采摘)的技能。在每个完成的任务中,参与者还被要求报告他们对自己表现的自信心。
然后,在每一局游戏结束时,他们报告他们认为自己在整局游戏的表现如何(即对自己能力的整体自我信念)。
在游戏进行中,审计员偶尔会出现,给人们提供反馈,告知他们的表现情况。
研究人员发现,焦虑和抑郁症状较强的人在游戏中的表现与症状较轻的人没有显著差异。
他们还发现,积极的反馈提升了整体自信心,而消极的反馈在所有参与者中都降低了自信心——无论他们是否有焦虑或抑郁的症状。
然而,具有强烈焦虑和抑郁症状的人仍然总体自信心较低。这是因为他们倾向于忽视那些在游戏中感到自信的任务,而专注于那些信心不足的时刻。
这种对自己自信心的敏感度降低有助于解释为什么某些心理健康状况的人会持续体验低自我信念——尽管他们的表现与他人并无不同,并且也同样获得积极反馈。
首席作者苏察里特·卡提亚博士曾在马克斯·普朗克UCL计算精神病学和老龄研究中心担任博士后研究员,目前在哥本哈根大学工作,他表示:“总体而言,我们的研究结果传达了一个简单但强有力的信息——焦虑和抑郁者经历的持续消极自我信念往往是虚幻的,可能根植于他们评估自己的功能失调的观念。这也解释了为什么焦虑和抑郁症状与冒名顶替综合症密切相关,一些人在有能力的情况下仍然怀疑自己的成就。
“在形成对自己的信念时,我们应该对自己的元认知估计持谨慎态度,并可能适当依赖他人提供的反馈。”
研究人员现在希望他们的发现能为焦虑和抑郁患者提供更有效的干预和支持策略铺平道路。
卡提亚博士表示:“通过理解这些个体对自己表现和反馈的不同反应,我们可以发展出更好的策略来支持他们建立和维持自信,从而在工作场所及其他领域蓬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