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人员已将C5aR1确定为一种新型生物标志物,用于评估皮肤鳞状细胞癌(cSCC)患者的转移风险和不良预后,cSCC是最常见的转移性皮肤癌。该项新研究的发现发表在爱思唯尔出版的《美国病理学杂志》上,研究表明C5aR1促进了cSCC肿瘤细胞的侵袭。其升高的水平表明C5aR1可能作为转移性疾病的有用预后标志物,并可能成为未来cSCC晚期治疗的靶点。
cSCC的发生率正在上升。太阳紫外线辐射是cSCC的主要风险因素。大约3%至5%的原发cSCC会转移,而转移性cSCC患者的预后较差。尽管大多数病例可以通过切除原发肿瘤治愈,但有一部分患者发展为侵袭性和转移性疾病,治疗选择很少。估计cSCC每年占皮肤癌死亡病例的近25%。
首席研究员Veli-Matti Kähäri医学博士,芬兰图尔库大学皮肤科及FICAN西部癌症研究实验室,解释道:“目前,临床实践中没有确立的分子标志物用于预测原发cSCC的转移风险。急需用于cSCC预后的预测性生物标志物,以及转移性cSCC的新治疗靶点。”
多项癌症研究表明,补体系统是人体先天免疫系统的一部分,是一种肿瘤抑制的细胞溶解机制,但它也可以通过诱导炎症或导致免疫抑制来促进肿瘤进展和转移。这促使当前研究的研究人员调查C5a(在癌症中作为信号分子作用)与其蛋白质受体C5aR1(存在于细胞表面)在cSCC中的相互作用。
研究人员指出,当C5a与C5aR1结合时,它激活细胞内的信号通路,导致细胞行为的变化。他们通过结合体外3D球体共培养cSCC细胞和皮肤成纤维细胞、在SCID(重度联合免疫缺陷)小鼠中生长的人cSCC异种移植肿瘤,以及大量来源于患者的非转移性cSCC、转移性cSCC及cSCC转移样本来研究C5aR1在cSCC进展和转移中的角色。
第一作者Lauri Heiskanen医学博士,芬兰图尔库大学皮肤科及FICAN西部癌症研究实验室,详细说明:“我们观察到肿瘤微环境中的成纤维细胞诱导cSCC细胞中C5aR1的表达。重组C5a的暴露进一步增加了cSCC细胞的侵袭性。在患者来源的cSCC样本中,高C5aR1表达——无论是在肿瘤细胞还是基质成纤维细胞中——与转移风险和不良生存相关。”
研究人员感到惊讶的是,成纤维细胞影响癌细胞中C5aR1的表达,而且基质成纤维细胞中C5aR1的表达也在cSCC的转移和不良预后中发挥了作用。他们还没有预见到C5aR1的表达会在大规模临床样本中与患者结果相关。
共同研究人员Pilvi Riihilä医学博士和Liisa Nissinen博士,芬兰图尔库大学皮肤科及FICAN西部癌症研究实验室,得出结论:“我们研究结果中尤其有趣的是肿瘤微环境——特别是在本研究中成纤维细胞——如何通过C5aR1影响cSCC的进展。这强调了肿瘤细胞与基质细胞之间相互作用在癌症进展中的重要角色。我们的发现表明C5aR1是潜在的转移风险标志物,一个新型的预后生物标志物,以及cSCC有前景的治疗靶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