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项由达特茅斯大学主导的研究,联合匹兹堡大学和耶鲁大学的合作伙伴,报告在《PLOS生物学》杂志上,提供了有关细菌噬菌体(噬菌体)疗法在治疗囊性纤维化(CF)等疾病潜力的新见解。囊性纤维化是一种遗传性疾病,导致粘稠的粘液积聚,构成了重大的治疗挑战。该疾病会导致肺部持续感染,可能导致呼吸衰竭和死亡。根据达特茅斯大学盖瑟医学院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教授珍妮弗·博姆伯格(Jennifer Bomberger,博士)所述,机会性病原体如绿脓杆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性越来越强。这导致急需新的创新方法来治疗这些感染。噬菌体疗法是几十年前开发的,在东欧取得了成功,并被考虑作为一种潜在的治疗选择。“噬菌体疗法正在通过美国的紧急使用授权在临床试验和同情使用案例中越来越多地被应用于难治性感染的治疗,”盖瑟的博士后研究员、该研究的主要作者保拉·萨莫拉(Paula Zamora,博士)表示。
萨莫拉还解释说,噬菌体疗法的一个优点是,它利用病毒消除细菌,不需要像抗生素那样反复施用。相反,它具有一种自增殖机制,噬菌体通过附着于细菌并注入其遗传物质进行复制。随着更多噬菌体的产生,更多细菌被杀死。
“噬菌体疗法是一种治疗感染的创新方法,并且通过美国的紧急使用授权在临床试验和同情使用案例中越来越多地被使用,”盖瑟大学的博士后研究员、该研究的第一作者保拉·萨莫拉(Paula Zamora,博士)说。
使用病毒杀死细菌的噬菌体疗法的一个优势是:“与需要反复给药的抗生素不同,它具有自增殖的机制,”萨莫拉继续说道。“噬菌体能够通过结合到细菌上并注入其遗传物质进行复制——随着噬菌体产生更多噬菌体,它们会杀死更多细菌。”
尽管人们认为噬菌体疗法相对安全且副作用较少,但我们对噬菌体与人类呼吸道细胞的相互作用仍然存在重要的空白。“由于通常需要非常高剂量的噬菌体才能产生治疗效果,我们想知道,’宿主细胞是否会检测到这些噬菌体,并且它们是否会产生我们应当担心的炎症反应?’”博姆伯格说道。为此,研究人员与匹兹堡大学和耶鲁大学的科学家合作,研究具有治疗潜力的一组绿脓杆菌噬菌体与来自一名CF患者的呼吸道上皮细胞的相互作用,并在实验室中以细胞系进行培养。研究发现,呼吸道上皮细胞对治疗性噬菌体有反应,并且噬菌体与上皮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多样,依赖于特定的噬菌体特性和气道微环境的物理化学特征。萨莫拉还提到,他们的研究表明,对噬菌体的免疫反应可以用来增强噬菌体疗法在个人层面的有效性,希望他们的发现将引导未来在该领域的进一步研究。
对噬菌体对人体影响的研究正在进行中。噬菌体疗法的设计目前并不需要评估噬菌体对人类细胞的影响。博姆伯格建议,随着对噬菌体杀灭细菌能力的筛选,考虑它们可能在宿主中引发的免疫反应也同样重要。在选择用于治疗患者的噬菌体时,应考虑这些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