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近期研究确定了某些个体在饱腹时难以停止进食的潜在原因,这可能导致肥胖。研究发现大脑的两个特定区域之间存在结构性联系,这些区域在调节进食行为中起着作用。这些区域与嗅觉和行为动机相关。根据研究结果,脑区连接较弱的个体拥有更高的身体质量指数(BMI)。
医学领域的一项最新研究识别出了大脑功能与进食行为之间联系的潜在解释。研究人员揭示了大脑两个特定区域之间的结构性连接,这些区域负责处理气味和调节动机。根据西北大学科学家的说法,连接较弱的个体往往拥有更高的身体质量指数(BMI)。
研究揭示了嗅球(与气味感知和大脑奖励系统相关的脑区)与导水管周围灰质(PAG,参与动机行为的中脑区域)之间的联系。这一发现表明,这些脑区之间连接的强度可能会在个体的BMI中发挥作用。该研究将于5月16日在《神经科学杂志》上发表,发现痛苦和威胁等负面情绪可能会抑制进食。西北大学之前的研究表明,饥饿时食物的气味更具吸引力,而饱腹时则不然。这表明,气味在引导我们的进食行为中起着关键作用,我们的嗅觉受我们饥饿程度的影响。科学家们尚未完全理解这种联系。
研究嗅觉如何影响我们的饮食习惯的神经基础,发现了一些有趣的结果。首席作者、来自西北大学费恩伯格医学院的神经学研究助理教授钟光宇指出,渴望进食与食物气味的诱人特性有关。饥饿的个体往往会将食物气味感知得更愉悦,这与饱腹时的感知形成对比。然而,负责调节这种行为的大脑回路的干扰可能导致这些信号的混淆,从而在已经饱腹时仍然对食物产生愉悦的感知。这种混淆可能会导致BMI的增加。研究发现,这些回路之间的结构连接可能在这个过程中发挥作用。
根据一项研究,连接较弱的脑区与更高的BMI相关。研究人员建议,健康的大脑网络可以通过发送信号来调节进食行为,即在饱腹时进食不再感觉愉快。这可以作为大脑中的一个开关,关闭进食的欲望。然而,连接这些区域的回路较弱或被扰乱的人可能无法接收到这些信号,从而导致他们即使不饥饿也继续进食。这一理解在调节饮食行为方面的重要性不容忽视。
理解这些基本过程在大脑中如何运作是未来可能导致过量进食治疗的研究的必要第一步,“资深作者、费恩伯格医学院的神经学副教授克里斯蒂娜·泽拉诺解释道。
研究方法
这项研究使用了来自人类连接组计划的大型多中心NIH项目的MRI脑部数据——这是一个旨在构建人脑网络地图的项目。
来自西北大学的钟光宇首次发现嗅球与中脑区域导水管周围灰质之间的回路与BMI之间的关联。钟光宇还利用影像学映射了人类嗅球中的回路强度。然后在他们西北大学实验室收集的较小MRI脑部数据集中重复了这些发现。
“未来的研究将需要揭示大脑中调节进食行为的确切机制,”泽拉诺说道。
本新闻稿中报告的研究得到国家耳鼻喉疾病与其他沟通障碍研究所的资助,资助号包括R01-DC-016364、R01-DC-018539、R01-DC-015426以及国家药物滥用研究所的内部研究项目资助号ZIA DA000642,所有这些资金均来自国家卫生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