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哈佛大学T.H. Chan公共卫生学院主导的研究发现,极端的高温和低温与缺血性和出血性中风的死亡风险增加相关。这一关联在低收入国家的显著性高于高收入国家。该研究将于2024年5月22日发表于《中风》杂志。首席作者巴拉克·阿拉哈默德(Barrak Alahmad)是环境健康系的研究员,他表示,这项研究的发现是理解气候变化对中风影响的重要一步。随着温度变得更加极端,研究预计致死性中风的增加以及高收入国家和低收入国家之间中风死亡率的差异扩大,因为后者预计将受到气候变化的最大影响。此前对极端温度与中风死亡之间联系的研究结果与本研究的发现相似。先前关于中风死亡的研究结果各异且不确定。这些研究大多集中在单一城市或国家,尤其是高收入水平的国家,并未区分不同类型的中风。为填补这些空白,研究人员利用多国多城网络(Multi-Country Multi-City Network),一个专注于环境健康的全球联盟,创建了一个跨国和跨地区的缺血性和出血性中风死亡数据库。该数据库包含了1979年至2019年间在25个国家的522个城市报告的超过340万例缺血性中风死亡和超过240万例出血性中风死亡的信息。
研究显示,每1000例缺血性或出血性中风病例之间的死亡率在不同地区和国家之间有显著差异。根据一项研究,在缺血性中风造成的死亡中,约有11例与极端寒冷或炎热的天气有关。具体来说,最寒冷和最炎热的2.5%的日子分别导致9.1和2.2例额外死亡。在出血性中风方面,最寒冷和最炎热的2.5%的日子分别贡献了每1000例中的11.2和0.7例额外死亡。研究还表明,低收入国家在与热相关的出血性中风死亡方面受到的影响比高收入国家大。同时也有建议认为低收入国家可能承受更高的与寒冷相关的出血性中风死亡负担,但证据并不确凿。该研究未发现一个国家的国内生产总值与中风死亡发生率之间有相关性。研究重点分析了户外温度与缺血性中风死亡风险之间的关系。研究人员建议,高收入国家在室内温度控制和户外工作率方面的差异,以及低收入国家医疗保健质量的差异可能解释了这些差异。他们强调需要进一步研究,以理解低收入国家与温度相关的出血性中风死亡更高负担的原因,并确定有效的干预措施。该研究的局限性包括其地理范围,主要限于南亚、非洲和中东的农村地区。参与研究的被低估人群未被纳入,且未收集或分析个体层面的人口统计数据。研究仅关注中风死亡,但对非致命性中风发生情况的进一步调查将增强我们对温度对中风影响的理解。
阿拉哈默德表示:“我们呼吁专业的中风协会为这类研究分配更多资源,特别是在气候变化持续恶化的情况下,并关注将加剧已相当显著的中风全球死亡率的新兴环境风险因素。”
其他合作者来自哈佛大学的安东内拉·扎诺贝蒂(Antonella Zanobetti)、乔尔·施瓦茨(Joel Schwartz)和佩特罗斯·库特拉基斯(Petros Koutrakis)参与了该研究。
该研究得到了科威特科学促进基金会(资助编号CB21-63BO-01)、英国医学研究委员会(资助编号MR/V034162/1)、欧盟2020年地平线项目(资助编号820655)、瑞士国家科学基金会(资助编号TMSGI3_211626)以及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资助编号R01ES034038)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