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发表在《微生物学光谱》杂志上的一项新研究,鼻微生物组的分析比肠道微生物组分析在预测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的脓毒症方面更有效。研究发现,鼻微生物组能够有效地区分脓毒症和非脓毒症病例,这些发现可能对诊断策略的发展和重症医学的进步产生影响,研究的通讯作者、广州微生物组医学中心的教授、医学博士及博士后何晓龙表示。何教授强调,除了关注脓毒症患者的肠道微生物组外,还必须关注呼吸道微生物组。脓毒症是一种严重疾病,具有高死亡率,尽管在2016年建立了脓毒症-3的定义,但脓毒症仍有许多方面需要进一步探索以改善其诊断。从脓毒症-1到脓毒症-3的诊断标准的转变突显了进一步研究的持续需求。以前的重点主要是身体的炎症反应,但现在的标准还考虑了由感染引起的器官衰竭。尽管脓毒症诊断已有所进展,但仍然没有既敏感又特异的强生物标志物。此外,阳性培养率低和可培养微生物的有限存在使得临床脓毒症的诊断变得具有挑战性。因此,研究者们仍在不断努力寻找新的、可靠的脓毒症生物标志物。在一项最近的研究中,共招募了157名参与者,其中89名患者有脓毒症,招募对象为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的男女患者。从ICU和呼吸与重症医学科的患者中采集了鼻拭子和粪便样本。DNA被提取并使用Illumina技术进行测序。采用生物信息学分析、统计处理和机器学习技术来区分脓毒症和非脓毒症患者。
研究人员发现,与非脓毒症患者相比,脓毒症患者的鼻微生物组的群落丰富度较低(P=0.002)且组成独特(P=0.001)。脓毒症患者的鼻微生物组中,Corynebacterium、Staphylococcus、Acinetobacter和Pseudomonas属的存在增加。何教授指出:“研究人员建议进一步研究,可能使用动物模型或更大规模的患者组,以更全面地理解微生物组在脓毒症中的作用,超越其抗生素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