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在其第一年内产生的声音可能比以前认为的更有意图和结构,基于新的发现。
德克萨斯大学达拉斯分校的一名语言发展专家的最新研究表明,婴儿在生命的第一年内的发声并不像以往假设的那样随机。
苏Pumpki Lei博士是一名行为与脑科学学院的助理教授,专注于言语、语言和听力,是两项近期研究的共同首席作者,这些研究分析了婴儿的声音。研究结果表明,婴儿在学习说话方面比之前认识到的更具参与感和主动性。
苏博士解释说:“在我们的研究中,我们发现婴儿的发音遵循特定的模式,而不是随机的;它们可以分为三种不同的声音组。”她还负责卡利尔沟通障碍中心的儿童语言互动与语言习得实验室(LILAC Lab)。“我们检查的录音包括与成人互动的时刻,以及婴儿独自发声的情况,突显出孩子们在探索自己的发声范围时,无论有没有成人语言提示。”
一项于5月29日在《PLOS ONE》上发表的研究集中于典型发育的婴儿,而另一项于2月25日在《自闭症与发展障碍杂志》上发表的研究则关注那些最终被诊断为自闭症的婴儿。研究人员注意到婴儿如何“玩弄”声音,找出哪些动作会产生特定噪音,然后重复这些动作。
在过去的四到五十年中,研究人员已经认识到,儿童第一声口语之前的发声是语言的早期重要指标。这些声音通常经历可识别的阶段,如咕咕声、发声玩耍和咿呀声。苏博士的团队分析了来自乔治亚州儿童医疗中心的马库斯自闭症中心收集的来自300多名婴儿的全天家庭录音数据集,并由孟菲斯大学的资深化作者D. Kimbrough Oller博士团队进行处理。
苏博士说:“父母常常提到婴儿会尖叫或长时间发出低频声音的时刻。然而,这些行为尚未被系统地研究。”“利用来自众多儿童在其第一年的重要数据集,我们旨在量化评估婴儿探索和分组声音的方式,因为他们练习不同的发声类型。”
研究根据音调和频率识别声音类型,将其分为尖叫声、低沉声和元音类声音。《PLOS ONE》研究分析了来自130名典型发育儿童的超过15000个录音,揭示了音频聚类的显著模式:40%的录音中尖叫声的出现频率超过了随机出现的可能性,而39%则显示出组织良好的低沉声。这种声音聚类在所有年龄段中始终存在,5个月以上的婴儿表现出最高频率。
苏博士表示:“在研究的130名婴儿中,87%表现出至少在一个年龄段中,其录音显示尖叫声显著聚类,且至少在一个年龄段中有低沉声的聚类。”她指出,“值得注意的是,在所有可用录音中评估的每个婴儿都展示了尖叫或低沉声的聚类。”
根据苏博士的说法,这项调查代表了首次大规模实证研究,考察了三种主要声音类型在婴儿时期是如何以非随机的方式出现的。
在《自闭症与发展障碍杂志》的文章中,苏博士及其团队强调,在第一次诊断为自闭症的婴儿中,也观察到了相似的探索性发声行为。
苏博士指出:“无论未来是否被诊断为自闭症,婴儿在同一发声类别中表现出声音分组。”她说:“虽然这些模式中的一些可能是模仿,但这些行为并不仅仅是模仿;婴儿在有和没有成人在场的情况下都参与这种发声探索,甚至在出生后的第一个月。他们学习和产生声音的能力似乎比以前理解的更具自我驱动性和自发性。”
“我们常常认为婴儿是语言的被动接受者。虽然父母作为孩子的主要教育者确实发挥着关键作用,但婴儿也在积极地自我学习。”
苏博士从国家聋哑与其他交流障碍研究所(NIDCD)获得了一项为期三年的资助,研究父母如何与自闭症谱系儿童使用“母语”或婴儿语。母语是指一种以夸张的语调、更高音调和歌唱模式为特征的言语风格。
研究表明,母语为典型发育的婴儿提供了最佳的参与方式,这些婴儿通常比标准的言语更能集中注意力并作出反应。此外,它还有助于帮助孩子拆分单词。然而,问题是:它对自闭症儿童也是有益的吗?
苏博士解释说:“母语有效性的一个理论是,它的生动风格促进了社会互动。”她说:“自闭症儿童可能在社交沟通和感官处理方面面临独特的挑战。他们会觉得母语有吸引力,还是说它的活泼会使他们感到不知所措?这项资助将使我们能够研究母语如何影响自闭症儿童的词汇学习,相比于常规的成人指导方法。”
这两项研究的参与者包括来自阿拉巴马大学的首席作者Hyunjoo Yoo博士;来自孟菲斯大学的Edina Bene博士;凯斯西储大学的Helen Long博士;以及埃默里大学医学院的Gordon Ramsay博士。来自马库斯自闭症中心的其他研究人员也参与了在《自闭症与发展障碍杂志》上发表的研究。
该研究的资助来自于NIDCD(R01DC015108)和国家心理健康研究所(P50MH100029)的资助,均属于国家卫生研究院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