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的一项研究揭示,与许多人所认为的相反,美国各地区的 homicide(凶杀)率差异在过去几十年中有所减少。来自德克萨斯州休斯顿莱斯大学的理查德·博伊兰在开放获取期刊PLOS ONE中分享了这些见解,时间为2024年8月28日。
自1970年代以来,生活在不同地区的美国人在经济和社会条件上的差距不断扩大。一些研究人员认为,面临经济和社会困难的地区可能会经历更高水平的暴力犯罪。例如,低收入社区通常税收收入较小,可能得不到足够的警力支持,或者缺乏工作机会可能会推动个体走向犯罪活动,而暴力可能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
然而,研究地理经济差异与不同暴力犯罪率之间关系的研究寥寥无几。为填补这一空白,博伊兰评估了来自国家健康统计中心的数据,比较了美国741个通勤区的凶杀率,这些区域包括城市和农村地区。这些区域被定义为大多数居民生活和工作的地方,向其他区域的通勤很少。
博伊兰的研究表明,自1970年代以来,美国通勤区之间的凶杀率差异稳步减少,即使经济和社会不平等有所增长。
博伊兰指出,这些结果的一个可能解释是,自1970年代以来,美国在警务、监禁率和非裔美国人人口组成方面的差距减少。他建议未来的研究可以探讨这些因素是否影响了凶杀率差异的下降。
此外,博伊兰还建议,恶化的社会和经济状况对暴力的负面影响可能被州、县和联邦执法机构的干预所抵消,这些机构确保了对暴力犯罪的持续起诉,特别是在地方警力在陷入困境的城市解散的情况下。
与凶杀案的发现形成对比的是,博伊兰观察到,美国各地区的预期寿命差异实际上自1960年代以来有所增加,这可能是由于烟草税和医疗补助扩展等州政策的影响。
博伊兰博士评论道:“人们认为在铁锈带的失业导致了更高的犯罪不平等。然而,我提供的实证证据表明,自1960年代以来,不同地区之间的犯罪差异一直在持续减少,这与警务、监禁差异和非裔美国人人口组成的减少相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