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项研究表明,气候变化将提高与沙门氏菌(Salmonella enterica)相关的食源性疾病的风险。这项研究今天在美国微生物学会出版的《应用与环境微生物学》期刊上发布。
每年,S. enterica导致美国约120万人患病。近期,人们感染的主要方式是通过食用被污染的新鲜农产品。沙门氏菌能够在多种农产品上存活,并且可以在土壤中存在较长时间。科学家发现,沙门氏菌利用其他生物引发的植物环境变化。当植物受到细菌植物病原体(致病性的植物生物体)的侵害时,会导致这种人类病原体的持久性增加。
“植物由于疾病而发生变化是可以预期的。有趣的是,这些变化对其他细菌群落成员的影响,而不仅仅是对病原体本身的影响。此外,湿度的上升对健康植物的影响进一步有助于沙门氏菌在植物上的生存,表明气候变化带来了显著的食品安全隐患,”这项研究的主要作者、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植物病理学系教授Jeri Barak博士表示。“管理生菜的细菌叶斑等植物疾病对于确保食品安全至关重要。随着气候变化,食用生鲜农产品导致食源性疾病的风险增加。”
由Xanthomonas hortorum pv. Vitians引起的细菌叶斑是对叶菜类作物的一项普遍风险。这项新研究的研究人员旨在确定湿度水平或在细菌叶斑发展过程中沙门氏菌的引入时机如何影响其命运。
在实验中,研究人员使用了受细菌叶斑和沙门氏菌影响的生菜。他们调整了植物被X. Vitians感染的天数,并注意到通过水滴(模拟灌溉或从土壤溅起的水滴)何时在叶片上出现S. enterica。他们还改变了湿度条件和引入沙门氏菌后天数,以评估其内部种群。该种群由迁移到叶内的沙门氏菌细胞组成,这些细胞在叶片表面被遮蔽,免受紫外线和收获后卫生措施的影响。
研究结果显示,由X. vitians引起的生菜细菌叶斑有助于沙门氏菌在罗马生菜中的生存和内化。沙门氏菌的成功受其在细菌叶斑感染过程中引入时机的影响。如果它在感染早期到达,植物对病原体的防御会阻碍沙门氏菌的生长和存活。相反,如果它到达得太晚,由于疾病的影响,植物环境已经减弱,这也限制了沙门氏菌的生长。高湿度和由X. vitians引起的水浸症状的组合也加速了沙门氏菌在生菜中繁衍的能力,而气候变化预计将增加这种湿润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