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组科学家因气候变化导致全球生物多样性下降而感到担忧,提出了一种新的敏感环境管理策略。他们的重点是气候变化影响较小的地区。
这些区域被称为气候变化避难所,为各种物种的生存提供了最有利的天气条件,并可能在防止物种灭绝方面发挥关键作用,生态学家表示。
在一篇由来自澳大利亚、加拿大、美国和匈牙利的研究人员撰写的最新论文中,这个团队开发了一种方法,以识别、保护和恢复这些避难所,以应对气候变化。
该研究发表在《生态学与进化趋势》期刊上,提倡改变传统的保护方法,这些方法通常侧重于建立静态保护区。
首席作者、南澳大利亚大学的保护生物学副教授甘纳·凯普尔强调,气候变化的快速步伐需要新的策略。
凯普尔副教授说:“我们的星球正在经历迅速的变化。像广泛的树木枯死、大堡礁的珊瑚大规模白化、破纪录的热浪、快速的冰川融化以及更频繁的野火等事件,表明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发生了显著变化。”
“这些变化的速度和程度对传统的保护方法提出了挑战。例如,传统的保护区可能无法保护濒危生态系统免受严重干旱的影响,”他解释道。
相反,他认为脆弱的生态系统应根据实际标准进行评估,以找到受到干旱压力影响较小的位置。作者们认为,这些区域将为物种抵御气候变化提供最佳机会。
“然而,如果没有适当的支持,位于这些受影响较小的区域的物种仍然可能面临生存挑战,因为气候变化的推进。支持可能涉及在严重干旱期间为山谷中的树木提供有限的水源等措施。”
“所需的管理干预水平将根据避难所对气候变化影响的抵御能力和受到其他干扰的程度而有所不同。这些避难所可能会在防止许多物种灭绝方面发挥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