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人员已确定影响稀有肺肿瘤进展的关键因素。
肺类癌是一种少见的肺肿瘤,表现出极为多样的临床行为。对于许多患者而言,这些肿瘤表现出良性,手术切除可以导致完全治愈。然而,其他患者可能经历肿瘤的侵袭性生长和扩散(转移),这显著降低了恢复的机会。这些不同疾病表现的生物学原因仍不清楚。在一项合作研究中,科隆大学医院的实验儿科肿瘤学部门和科隆大学转化基因组学部门的科学家发现,肺类癌肿瘤的进展与TERT(端粒酶逆转录酶)基因的激活之间存在联系。他们的研究,标题为“肺类癌中的TERT表达和临床结果”,已发表在《临床肿瘤学杂志》上。
“这项研究是第一项为某些肺类癌所表现的侵袭性行为提供分子解释的研究,”首席作者莉莎·维尔博士说。
TERT基因促进端粒酶的产生,这是一种对于维持染色体末端(端粒)至关重要的蛋白质。该酶在大多数健康细胞中通常处于不活跃状态,限制了它们的分裂能力。相反,干细胞和癌细胞中的端粒酶激活赋予它们无限的分裂潜力,使这些细胞实际上是不朽的,从而能够持续生长。
研究人员发现,侵袭性肺类癌显示TERT基因激活,而与良性行为相关的类癌中的端粒酶仍处于不活跃状态。他们之前观察到神经母细胞瘤(一种常见的儿童癌症)也有类似的模式,其不良的临床结果也与端粒的稳定机制的存在有关。
科隆大学医院实验儿科肿瘤学部门负责人、研究的首席作者之一马蒂亚斯·费舍尔教授表示:“这些研究结果可能导致对疾病进展的更准确预测,从而使治疗强度能够根据个体患者需求进行调整。”科隆大学转化基因组学部门主任罗曼·托马斯教授补充道:“这些结果表明,端粒稳定机制的激活是恶性癌症的一个重要特征,使其与良性肿瘤区分开来。针对端粒稳定机制的发展靶向治疗策略,未来可能增强对各种癌症类型的治疗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