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博拉病毒是致死率最高的病原体之一,致死率约为50%,对全球健康和安全构成了重大威胁。为了应对这一紧迫问题,明尼苏达大学和中西部抗病毒药物发现(AViDD)中心的研究团队率先开发了首个基于纳米抗体的抑制剂,以抵抗埃博拉病毒。
纳米抗体是源自于动物(如美洲驼)的微型抗体。它们的微小尺寸使它们能够渗透进入病毒和人类组织的某些区域,而传统的大型抗体则无法到达。在新冠疫情期间,该团队成功开发出九种纳米抗体来针对病毒。现在,他们已扩展研究,以开发两种新型埃博拉纳米抗体抑制剂:Nanosota-EB1和Nanosota-EB2。
这些纳米抗体采用不同的机制来阻碍埃博拉病毒。病毒在一个保护屏障下隐藏了它用于附着人类细胞的部分。Nanosota-EB1阻止这个屏障打开,从而防止病毒附着到细胞上。与此同时,Nanosota-EB2专注于病毒入侵细胞所需的一个关键部分,有效地阻止了病毒的扩散。实验室实验显示,Nanosota-EB2特别成功,显著提升了感染埃博拉的小鼠的存活率。
这些创新的纳米抗体标志着向潜在治疗其他同一家族病毒(如苏丹和马尔堡病毒)迈出了重要的一步。这种多功能性归功于研究团队最近开发的新纳米抗体设计方法。
这项研究的发现发表在PLOS Pathogens上,由中西部AViDD中心的共同主任、药理学教授李芳博士监督。研究团队还包括研究生范步、研究科学家叶刚博士、研究助理阿莉斯·门多萨、海莉·特纳-哈伯德、摩根·赫尔布斯(药理学系),以及霍梅尔研究所的刘斌博士和波士顿大学的罗伯特·戴维博士。该项目获得了NIH资助,即U19AI171954号拨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