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父母说得对:抓挠发痒的皮疹确实可能让情况更糟。由于最近一项研究对这一现象提供了新的见解,这项研究探索了抓挠与一种名为过敏性接触性皮炎的湿疹类型中炎症之间的关系,使用的是小鼠模型。
你的父母说得对:抓挠发痒的皮疹确实可能让情况更糟。由于最近发表在《科学》杂志上的一项研究,我们对这一现象有了新的见解,该研究调查了抓挠如何加剧一种特定类型的湿疹——过敏性接触性皮炎——在小鼠模型中的炎症和肿胀。
“起初,这些发现似乎提出了一个矛盾:如果抓挠痒是有害的,为什么它感觉如此愉悦?” 资深作者丹尼尔·卡普兰医学博士,哲学博士,匹兹堡大学皮肤病学和免疫学教授表示。“抓挠的行为产生愉悦感,这表明它必须有某种进化上的好处。我们的研究通过表明抓挠也可以保护免受细菌皮肤感染提供了明确的答案。”
过敏性接触性皮炎是一种过敏反应,由过敏原或刺激物引发——如有毒常春藤或特定金属,包括镍——导致发痒和肿胀的皮疹。强烈的抓挠欲望可能导致炎症加重,症状恶化,并减缓愈合过程。
为了揭示这个有害循环中的因素,卡普兰、第一作者安德鲁·刘——匹兹堡医学科学家培训项目的学生——及其研究团队使用能引发瘙痒的过敏原,在正常小鼠和缺乏瘙痒感知神经元的小鼠中创造湿疹样症状。
当正常小鼠被允许抓挠时,它们的耳朵肿胀并充满了称为中性粒细胞的炎性免疫细胞。相反,在被允许抓挠的正常小鼠,佩戴小的伊丽莎白圈(类似于狗的“羞耻圈”)和那些没有瘙痒感知神经元的小鼠中,炎症和肿胀显著减轻。这证实了抓挠加重了皮肤炎症。
此外,研究人员发现,抓挠促使疼痛感知神经元释放一种称为P物质的物质。该化合物反过来激活肥大细胞——炎症中的关键参与者——通过吸引中性粒细胞来促进瘙痒和炎症。
“在接触性皮炎中,肥大细胞直接被过敏原触发,导致轻微的炎症和瘙痒,”卡普兰解释道。“当我们抓挠时,P物质通过另一条途径进一步激活肥大细胞。因此,抓挠加重皮肤炎症,因为肥大细胞通过两种不同机制激活。”
肥大细胞参与各种炎性皮肤病和过敏反应,但对于抵御细菌和其他病原体也至关重要。因此,研究人员试图确定与抓挠相关的肥大细胞激活是否会影响皮肤微生物群。
在共同作者玛丽莱斯·迈瑟尔博士的指导实验中,匹兹堡大学免疫学助理教授,团队发现抓挠减少了金黄色葡萄球菌,即引发皮肤感染的最常见细菌的存在。
“发现抓挠增强了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防御表明,在某些情况下它可能有一些优势效果,”卡普兰指出。“然而,抓挠对皮肤造成的损害可能超过了这种好处,尤其是在慢性瘙痒的情况下。”
研究人员现在正在探索治疗皮炎和其他炎性皮肤疾病的新的治疗选择,如玫瑰痤疮和荨麻疹,重点是通过靶向肥大细胞上的受体来减少炎症的疗法。
其他参与本研究的贡献者包括来自匹兹堡大学和UPMC的张友然、陈建新博士、塔拉·N·爱德华兹博士、托尔本·拉姆克医学博士、林赛·M·麦肯德里克、埃里克·S·韦斯、雅各布·E·吉利斯、科林·R·劳夫林、辛曼·K·兰哈瓦、凯瑟琳·M·费尔普斯、栗原和雄医学博士、哲学博士、汉娜·M·康、悉尼·兰·阮、金志元、泰勒·D·希汉博士、莎拉·E·罗斯博士和蒂娜·L·桑普特博士。
这项研究得到了国立卫生研究院(T32NS73548,T32CA0820840,R01DK130897,U24EY035102,K99NS126569,R01AR071720和R01AR077341)以及德国研究基金会的资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