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大的群体是否鼓励更大的合作?来自RIKEN脑科学中心(CBS)的新发现于12月23日发表在通讯心理学上,挑战了传统观念,即增加群体规模会减少合作。这项研究揭示,灵活的关系和我们天生的助人倾向使人类能够在更大的社会群体中蓬勃发展。
人类天生是社会性生物,成功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团队合作。这种协作能力源于我们大脑的功能。有趣的是,动物大脑的大小与其社会群体的规模之间存在相关性。凭借相对较大的大脑,人类能够形成比其他物种更大更复杂的群体。然而,历史上研究者曾声称,随着群体的扩大,合作往往会下降。在更大的群体中,失去联系的影响似乎微不足道,建立所有成员之间的信任也证明是一项挑战。之前的研究支持了这一观点,表明较大的群体规模导致合作减少。
由RIKEN CBS的Akaishi Rei带领的新研究挑战了这一看法,显示出更大的群体实际上可以增强合作。团队进行了一个实验,参与者有83人参与了“囚徒困境”游戏,他们必须在共同合作的利益和自我利益之间做出选择。群体规模从两人到六人不等,个体有选择离开不满意的群体或剔除不合作的成员的选项。在整个游戏过程中,观察了参与者的大脑活动,使用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
研究结果令人惊讶:在较大群体中的参与者显示出更高的合作率,其中57%的决定是协作性的。随着群体规模的增加,合作往往也在增加。虽然群体的大小并没有直接让人们变得更具合作性,但它影响了人们在社交互动中如何管理自己的记忆和做出选择。即使在回忆过去互动时遇到困难,参与者仍倾向于采取亲社会行为,依赖他们天生的信任和合作倾向。这表明,当记忆模糊时,人们优先考虑合作行为而非谨慎,从而导致更有效的群体互动。
大脑成像还提供了对决策过程更深入的理解。大脑的某些区域,包括梭状回和顶叶前区,参与了过去互动的回忆,而纹状体将这些记忆与奖赏感受联系起来。前额叶皮层在平衡这些记忆与个人倾向方面至关重要,帮助参与者决定是否与可能曾让他们失望的人合作。当记忆变得不那么可靠时,大脑似乎自然促进合作,可能是为了维持群体和谐。
这些见解为人类如何建立信任并处理群体互动提供了新视角。研究强调灵活和流动的社会关系在促进合作方面的优势,而不仅仅是关注持久的关系。这一观点在当今的环境中特别重要,因为数字渠道和在线社区依赖于动态和不断变化的联系。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的发现可以增强教育机构、工作场所和在线环境中的团队合作,”Akaishi解释道。允许个体自由地形成和调整联系,而不是坚持固定的群体形式,可能会带来更好的合作。对于组织而言,承认这一固有的设计灵活性可能会提升整体群体动态。
这项研究还阐明了人类如何进化以在更大的社会中合作。通过利用记忆和适应性,我们培养了高效合作的能力,即使在不确定的环境中也是如此。“我们计划在现实环境中进一步探讨这些发现,比如学校或企业,以更清晰地了解文化、领导力和个性等因素如何塑造群体行为,”Akaishi说。“我们的目标是产生实际策略,以促进更加和谐和富有成效的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