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科技大学(HKUST)进行的一项新调查揭示了一个重大的公共健康问题:大约1700万人因地下水中高硫酸盐水平而面临胃肠道并发症的危险。这一令人担忧的发现源于该大学工程学院首次推出的全球地下水硫酸盐分布的高分辨率地图。
地下水作为数十亿人饮用水的来源,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饮用硫酸盐浓度升高的地下水会导致严重问题,如腹泻和脱水,尤其影响婴儿、老年人和其他高风险群体。此外,硫酸盐加剧了水中的砷污染,并导致由于管道腐蚀而重金属的浸出,从而间接导致各种健康问题和经济负担。例如,美国每年因水供应系统的腐蚀面临约220亿美元的成本。
“遗憾的是,地下水中的硫酸盐水平经常未受到监测。这个关键但常常被忽视的问题对公共健康和水基础设施具有重要影响,”土木与环境工程系讲座教授、研究的共同第一作者陈广浩教授表示。
为了探讨这个问题的程度,陈教授及其研究团队利用现代数据驱动技术创建了一幅详细的地图。他们分析了超过17000个硫酸盐浓度读数以及多种全球地理空间数据,制作了分辨率为1公里的开创性地图。
这张开创性的地图作为评估水质的宝贵资源。它识别了高硫酸盐水平的区域,并突出影响这些问题的主要因素,包括降水和地质等自然因素,以及施肥和采矿等人类活动。
使用这张地图,研究人员发现,全球约1.94亿人面临着硫酸盐浓度超过250 mg/L的水,这一浓度是世界卫生组织(WHO)建议的限值。此浓度的水可能味道难以接受。
更令人担忧的是,大约1700万人因居住在硫酸盐水平超过500 mg/L的地区而面临重大健康风险——这一浓度与胃肠道健康问题相关。
研究结果发表于《环境科学与技术》期刊,标题为“了解地下水硫酸盐的全球分布及评估风险人群”。
“我们的发现提供了急需的全球视角,使政策制定者能够更好地优先考虑干预策略,并改善高风险地区的水质,”共同第一作者、博士后研究员张自博士表示。
该地图识别了硫酸盐问题普遍存在的地区,尤其是在南亚和北非,这里数百万人依赖未经处理的地下水满足饮用需求。尽管在某些地区地质因素是主要贡献者,但在其他地区,人类活动如工业废物和农业方式对硫酸盐水平有很大影响。这种变异性突显了制定量身定制的硫酸盐管理策略的必要性。
作为第一作者的博士生肖成宇强调,硫酸盐污染不仅对人类健康构成风险,还对整体环境造成影响。
“升高的硫酸盐水平可能通过促进水域的富营养化造成生态危害,释放有害的营养物质如磷。考虑到气候变化和城市扩展的加剧,硫酸盐问题可能会加重,进一步对全球水质和供应构成风险,”她解释道。
这项与普林斯顿大学、香港城市大学和北京理工大学合作开展的研究,强调了在全球水安全措施中纳入硫酸盐考量的迫切需求。它为政策制定者、水资源管理专业人士和研究人员提供了一个重要框架,以面对不断升级的环境和公共健康挑战,制定有效和可持续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