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的一项研究显示,如果患者有哮喘或在第一次手术期间服用抗生素,后续需要进行鼻窦手术(可能包括去除鼻息肉)的几率会增加。有趣的是,高龄似乎并不影响需要修复手术的可能性。
鼻息肉是非癌性生长,有时会完全阻塞鼻腔。这些息肉通常在长期鼻窦感染的情况下形成,导致一种称为伴有鼻息肉的慢性鼻窦炎的病症。
为了治疗伴有鼻息肉的慢性鼻窦炎,医生通常会开处方鼻用皮质类固醇。随着病情加重,可能还需要口服皮质类固醇。如果药物无法缓解问题,可以进行息肉的外科切除。虽然大多数患者在手术后发现自己的病情可以得到控制,但仍有一小部分患者由于症状复发或息肉再生而需要修复手术。
这项研究涵盖了2012年1月至2018年12月期间所有被诊断为伴有鼻息肉的慢性鼻窦炎的芬兰成年人,并接受了内窥镜鼻窦手术,共有3506名参与者。年龄范围在42到65岁之间,其中男性患者占72%。随访观察持续到2019年底。
在随访期间,15.9%的患者至少需要进行一次修复手术。研究发现,有哮喘或在初次手术期间使用抗生素的患者需要此类手术的几率增加。以一名55岁的男性平均患者为例,在三年内需要修复手术的可能性对于没有哮喘或抗生素处方的患者为11%。对于有任何一种情况的患者,这个数字上升到16%,同时具有两种情况的患者则达到23%。
年轻患者的修复手术率较高。此外,初次手术过程的复杂程度与后续手术的风险增加相关。在第一次手术之前频繁需要口服皮质类固醇的患者也更可能进行多次修复手术。
来自芬兰东部大学的Sanna Toppila-Salmi教授主导了这项研究,她表示:“这些发现表明,伴有鼻息肉的重度慢性鼻窦炎患者常常伴有哮喘。对于那些尽管经过多次抗生素、口服皮质类固醇和手术治疗仍难以控制其重度病症的患者,探索生物治疗等额外选择可能是有益的。”
该研究建议,在考虑手术时,医疗提供者应考虑患者的哮喘状态以及他们的抗生素和口服皮质类固醇使用历史。
Salmi教授强调,应告知患者重度病症可能在手术后复发的重要性,并建议在作出任何手术决定之前应进行此类讨论。
这项研究发表在《临床与转化过敏》期刊,并与阿斯利康、Medaffcon和坦佩雷大学合作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