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研究揭示了幼龄奇努克鲑鱼为迁移到海洋而采取的生存策略,为如何保护这种受威胁的鱼类提供了见解。
对于年轻的鲑鱼来说,沿着加利福尼亚中部的圣华金河的旅程并不是一项小任务。每年春秋季节,成千上万的这些鱼——每条与小拇指一般长——开始进行一场350英里的比赛,昼夜游泳,躲避掠食者,努力到达太平洋。
但不到5%能成功完成旅程,有些年份几乎没有成功者。水温升高、大坝以及水质不佳都威胁着这种动物,但人类引入的掠食者,包括条纹鲈鱼和大嘴鲈鱼,杀死了其中大多数。
在新发布的由科罗拉多大学博尔德分校领导的研究中,研究人员揭示了这些鲑鱼如何在不同的时间段分别于河流的不同部分游泳,以躲避掠食者并节省能量。研究于2月24日发表在期刊《生态信函》上。
“圣华金河三角洲地区的鲑鱼渔业正处于崩溃边缘,”论文的第一作者、生态与进化生物学系助理教授迈克·吉尔说。“我们知道这些幼龄鲑鱼在迁移到海洋的过程中正在被消灭。我们需要知道为什么以及如何发生这种情况,以及是否存在利用保护措施的机会。”
幼龄鲑鱼在它们出生的河流中度过第一年后,迁移到海洋以获取所需的营养以成熟。一旦达到繁殖年龄,成鱼便会返回上游产卵。
根据加利福尼亚鱼类和野生动物部的数据显示,2002年,秋季在萨克拉门托和圣华金河流系统中迁移的奇努克鲑鱼数量从872,669下降到2022年的79,985——在短短二十年内下降了90%。
吉尔和他的团队在424条幼龄奇努克鲑鱼、23条条纹鲈鱼和17条大嘴鲈鱼上安装了追踪器。通过在河岸上放置探测器,团队监测了鲑鱼及其捕食者的活动,包括捕食者何时何地最常攻击,为其在圣华金河的旅行持续两个月。
他们发现,鲑鱼在夜间迁移的距离要长得多,这种行为科学家们之前观察到了但并未完全理解其原因。
团队的数据表明,白天,掠食性鲈鱼倾向于集中在河中间并更频繁地攻击,这是鲑鱼更喜欢游泳的地方。那里,流向海洋的水流更强,所以鲑鱼可以顺流而下,节省能量。
为了躲避这些鲈鱼,幼龄鲑鱼已经适应了在夜间中间河段进行迁移。同时,白天它们则寻找河岸附近的庇护——即便这意味着游同样的距离要消耗超过两倍的能量。
“直观上,人们会认为这些鱼应该一直在河的中间像出租车一样游泳,以便尽快逃向海洋,躲避这些可怕的掠食者。但这并不是我们观察到的情况,”吉尔说。“我们的研究表明,鲈鱼的活动迫使这些鱼采取了不同的策略。”
研究人员还发现,在黎明和黄昏时分,掠食者攻击的数量激增。吉尔表示,这很可能是因为条纹鲈鱼,因其较大的眼睛,能够在低光条件下比幼龄鲑鱼(眼睛较小)看得更清楚。
“这些鱼似乎确实对环境光线变化很敏感,”吉尔说。
他希望这些发现能够指导保护本地鲑鱼种群的工作。
例如,限制靠近河流及其河口地区的城镇的夜间光污染可能会帮助这些鱼类生存。
“作为人类,我们在理解野生动物的行为方面相当有限。通过更好地理解这一点,我们可以做出更为明智的决策,以保护这些物种,”吉尔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