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克萨斯大学埃尔帕索分校的心理学研究人员正在推进对抑郁症生物因素的理解,抑郁症是影响全球约2.8亿人的主要残疾原因。UTEP的心理学家塞尔吉奥·伊尼戈斯博士及其同事在今年四月发表于《情感障碍杂志》的研究中提出,草原田鼠,这种在美国中部和加拿大广泛分布的小型啮齿动物,可以有效地作为临床抑郁症研究的动物模型。作者认为,草原田鼠这种小型啮齿动物可作为研究临床抑郁症的有效动物模型。
“这项研究的结果是重要的,因为我们首次证明,草原田鼠在经历慢性压力后表现出一些抑郁症的主要症状——就像人类一样,”伊尼戈斯表示。“这一点令人兴奋,因为这意味着我们现在可以利用这一动物模型来潜在地揭示导致抑郁症和焦虑症等疾病的生物因素。”
UTEP的研究集中于“欺凌”的影响,研究人员通过观察对个别雄性田鼠进行欺凌的十天时间,分析田鼠的行为模式,最终导致伊尼戈斯所描述的“社会失败压力”。
伊尼戈斯指出,被欺凌的田鼠表现出体重变化,在空间记忆测试中表现不佳,与未被欺凌的田鼠相比,对其他田鼠的社交行为较少。此外,被欺凌的田鼠在被给予常规水和糖水的选择时,对糖水没有偏好,表明在正常活动中失去了乐趣,这被称为快感缺失。伊尼戈斯和他的团队发现,从事有害的社会互动激活了田鼠的压力反应,并增加了与人类抑郁症相似症状的风险。尽管抑郁症的定义特征包括悲伤、对正常活动缺乏乐趣,以及睡眠和饮食模式的破坏,但研究人员仍未完全理解其原因。
伊尼戈斯指出,识别导致抑郁症的生物因素的挑战因人类神经生物学研究的伦理考虑而复杂化。虽然老鼠和小鼠是心理学研究中的常见对象,但草原田鼠具有更类似于人类的特征,例如一夫一妻制关系和育儿行为,使其非常适合进行研究。该研究由心理学博士生米奈尔瓦·罗德里格斯主导,她强调这些特殊动物在推动对这一状况理解方面的重要性。
文章指出,研究人员正在探索草原田鼠中的抑郁症方面,因为它们独特的社会行为为研究社会压力引发的抑郁症提供了新的可能性,从神经学层面进行深入研究。未来的研究将重点关注田鼠如何从类似抑郁的经历中恢复,以及它们对抗抑郁药物(如百忧解或氟西汀)的反应。该项目得到了国家卫生研究院的资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