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国际团队已确定胎盘的变化与发展精神分裂症、双相情感障碍和重度抑郁症的风险之间的关联。
这项研究涉及来自欧洲和美国18个机构的28名研究人员,强调胎盘是神经精神发育中的关键因素。研究表明,胎盘中特定的表观遗传学修改,特别是DNA甲基化,可以影响与精神疾病相关的基因表达。这些发现表明,遗传风险可能在产前阶段就已表现出来。
表观遗传学修改是DNA及其相关蛋白质中的化学变化,这些变化调节基因活动而不改变其序列。最受研究的修改之一是DNA甲基化,这一过程将甲基组(由一个碳和三个氢原子组成的小分子)添加到DNA的特定区域。这个机制对发育、环境适应和疾病易感性至关重要,受到遗传学的影响,并对饮食、压力和污染物暴露等因素做出反应。
研究结果表明,精神分裂症、双相情感障碍和重度抑郁症是与胎盘内DNA甲基化最强相关的神经精神障碍。其他情况,如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或自闭症,也显示出一些潜在的因果关联,但程度较低,而在其他分析的病理中未发现明显的影响。“这些发现强化了精神分裂症和其他障碍具有神经发育起源的假设,且胎盘在这一过程中扮演着基本角色,”费尔南德斯-希门尼斯博士解释道。
对个性化医学和预防的影响
发现遗传风险可能与胎盘DNA甲基化有关,为预防和治疗精神障碍开辟了新路径。“如果我们能在产前阶段识别风险因素,我们就可以在症状出现之前进行干预,调整治疗或设计个性化的预防策略,”在UPV/EHU完成博士学位的西列罗斯-波特补充道,她目前是纽约西奈山医院的博士后研究员。
该研究还强调了理解每个遗传因素在病理中何时何地发挥作用的重要性,因为这可能会影响治疗决策。“并不是所有与障碍相关的基因都应该直接治疗;有些可能在早期发育阶段就已发挥作用,成人阶段可能不具备可操作性,”费尔南德斯-希门尼斯总结道。
这项研究代表了对神经精神障碍生物学基础理解的重要进展,为早期检测以及开发更有效的治疗方法开辟了新研究方向。
附加信息
这项研究在IRLab(UPV/EHU和Biobizkaia)进行。IRLab是一个跨学科的研究小组,由UPV/EHU的全职教授和Biobizkaia的研究员何塞·拉蒙·比尔巴奥博士协调。费尔南德斯-希门尼斯博士在该实验室工作多年,发展了她自己在乳糜泻的表观基因组学和最近的胎盘研究方向。这个夏天,西列罗斯-波特在费尔南德斯-希门尼斯和比尔巴奥的监督下,完成了关于胎盘DNA甲基化及其对健康影响的博士论文。她目前是纽约西奈山伊坎医学院的博士后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