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约占食管癌的90%,特别在东亚地区。最近发表在美国病理学杂志上的研究表明,称为POSTN的骨膜素在促进ESCC进展中发挥作用,通过增加癌细胞和与癌症相关的成纤维细胞(CAFs)中的基质细胞的迁移。因此,它可能成为治疗ESCC的新靶点。研究人员关注于一种叫做S100A4的蛋白质, 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CAFs)在这一过程中的作用。他们发现S100A4在促进癌细胞和CAFs中基质细胞的迁移方面起着关键作用。这一发现表明,S100A4可能成为治疗ESCC的新疗法靶点。
领导这项研究的神户大学医学院的高马优一郎博士强调了了解CAFs在肿瘤微环境中的角色及其对ESCC进展的贡献的重要性。他指出,需要进一步研究以揭示食管癌发展的潜在机制。
为了更好地理解ESCC的进展及CAFs的参与,研究小组集中于S100A4蛋白。研究结果揭示了S100A4在促进CAFs中癌细胞和基质细胞的迁移中的重要作用。因此,S100A4可能成为治疗ESCC的新型疗法靶点。
研究人员利用CAFs通过直接与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细胞共培养人骨髓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MSCs)来创建类CAFs细胞。这导致骨膜素表达的增加。重组人骨膜素的引入激活了ESCC细胞中的Akt和Erk信号通路,最终促进了它们的生存和迁移。此外,骨膜素还增强了间充质干细胞和巨噬细胞的迁移,使巨噬细胞呈现出肿瘤相关巨噬细胞的特性。免疫组化显示了骨膜素的临床重要性及其与高表达水平的相关性。研究发现肿瘤侵袭性、血管侵袭、病理阶段加重、CAFs标志物表达和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AM)浸润之间存在强关联。当ESCC细胞直接与这些因素共同培养时,它们表现出增加的恶性特征,如肿瘤生存、增殖和迁移的增强,以及Akt和Erk的磷酸化增强。
高马博士表示,骨膜素在与癌细胞直接接触时在CAFs中上调,在促进ESCC进展和CAFs及TAM等基质细胞迁移中发挥重要作用。骨膜素同时促进间充质干细胞和巨噬细胞的迁移,并使巨噬细胞具备肿瘤相关巨噬细胞的特性。CAFs分泌的骨膜素被认为是肿瘤微环境发展的一个因素。高马博士的研究建立了ESCC细胞与间充质干细胞之间的直接共培养系统,这促进了ESCC细胞的恶性表型的发展。在ESCC中高骨膜素表达的患者术后结果较差,表明骨膜素可能是治疗这种食管癌の潜在靶点,也可以作为预后指标。食管癌是全球第七大常见癌症和第六大癌症相关死亡原因,ESCC是最常见的组织学亚型。食管癌的两种主要类型是ESCC和食管腺癌,ESCC约占病例的90%,特别是东亚地区。在东亚和东非,食管癌是癌症死亡的五大原因之一,而ESCC的五年生存率仅约为20%,效果不佳。即使肿瘤是表浅的,转移的可能性也很高,导致预后不良。早期食管癌通常不会出现症状,因此通常在晚期被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