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关节炎是全球残疾和慢性疼痛的主要原因,全球约有5.95亿人受到影响。预测显示,到2050年这一数字将上升到10亿。尽管它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深远,目前尚无可用于修改疾病的治疗方案。现在,由赫尔姆霍茨慕尼黑主导的国际研究团队通过研究近200万人的骨关节炎遗传学取得了新发现,揭示了数百个潜在的新药物靶点和现有治疗方案的重新利用机会。
研究团队进行了迄今为止在骨关节炎领域进行的最大规模全基因组关联研究(GWAS),发现了900多个遗传关联。其中超过500个关联从未被报道过,为疾病的遗传背景提供了新视角。通过整合多样的生物医学数据集,研究人员以高信心鉴定出700个与骨关节炎相关的基因。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基因中有十个百分点编码的蛋白质已经被批准的药物所靶向,这为加速治疗开发打开了药物重新利用的机会。
“随着我们发现的十个百分点的遗传靶点已经与批准的药物相关联,我们现在离加速有效的骨关节炎治疗开发又近了一步,”研究负责人赫尔姆霍茨慕尼黑转化基因组学研究所所长、慕尼黑工业大学转化基因组学教授埃列夫瑟里亚·泽吉尼教授解释道。
个性化骨关节炎治疗
除了识别具有治疗潜力的基因靶点,这项研究还提供了有助于制定治疗策略的宝贵见解。“与骨关节炎风险相关的遗传变异在骨关节炎患者中广泛存在,”共同第一作者科斯坦丁诺斯·哈齐科图拉斯博士表示。“我们新获得的关于它们的知识可以改善临床试验的患者选择和个性化医疗的方法。”除了这些遗传见解外,科学家们还识别了八个对骨关节炎发展至关重要的关键生物过程,包括昼夜节律和胶质细胞功能。“我们的发现表明,针对这些八个过程的干预可能在减缓甚至阻止疾病进展方面发挥另一重要作用,”哈齐科图拉斯补充道。
“我们在最大规模的骨关节炎GWAS研究中所发现的,不仅增进了我们对该疾病的理解,也为开发更有效和个性化的治疗奠定了基础,这将改变骨关节炎的护理,”泽吉尼表示。
科斯坦丁诺斯·哈齐科图拉斯博士,赫尔姆霍茨慕尼黑转化基因组学研究所研究员;埃列夫瑟里亚·泽吉尼教授,赫尔姆霍茨慕尼黑转化基因组学研究所所长以及慕尼黑工业大学(TUM)转化基因组学杰出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