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表明,心脏病发作后不久接受附加药物治疗的患者,其预后明显优于稍后接受或完全不接受这种治疗的患者。
研究表明,心脏病发作后不久接受附加药物治疗的患者,其预后明显优于稍后接受或完全不接受这种治疗的患者。
这是来自瑞典隆德大学和帝国理工学院伦敦的新研究结果。研究发现,尽早用他汀类药物与降胆固醇药物依泽替米贝的联合治疗,可以在十年内防止数千例新心脏病发作。
心血管疾病迄今为止是全球最常见的死因,其中心脏病发作(“心肌梗死”)是最常见的急性事件。对于那些幸存下来的人,心脏病发作后第一年的新发风险最大,因为血管变得更加敏感,更容易形成血栓。
降低血液中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或“坏”胆固醇可以稳定血管的变化,减少新发事件的风险。目前对患者的治疗指南是在急性心脏病发作后立即使用高效能的他汀类药物,以降低胆固醇水平。然而,大多数患者仅使用他汀类药物无法达到推荐的胆固醇水平,因此需要附加治疗,如依泽替米贝。
隆德大学副教授、瑞典马尔默斯科纳大学医院高级心脏病顾问Margrét Leósdóttir表示:“今天的指南建议逐步增加降脂治疗。但往往这种升级花费的时间过长,效果不佳,导致患者失访。通过更早地给予患者联合治疗,我们可以帮助防止更多的心脏病发作。”
共同研究者、帝国理工学院公共卫生学院的Kausik Ray教授表示:“这项研究表明,我们可以通过给患者提供两种低成本药物的联合治疗来挽救生命并减少更多心脏病发作。然而,目前世界各地的患者并未同时接受这些药物。这导致不必要和可以避免的心脏病发作和死亡,并且还给医疗系统带来了不必要的成本。我们的研究指明了前进的方向;患者在这种类型心脏事件后的护理路径必须改变。”
在最新研究中,国际团队考察了心脏病发作患者的结果,他们接受了他汀类药物与附加治疗依泽替米贝的联合治疗(在心脏病发作后的12周内)、他汀类药物与随后添加的依泽替米贝(在13周到16个月之间),或仅接受他汀类药物而完全没有依泽替米贝。
基于来自2015年至2022年间36,000名心脏病发作患者的瑞典登记数据,研究人员使用先进的统计模型模拟临床试验。结果表明,在心脏病发作后的12周内接受他汀类药物与依泽替米贝组合治疗,并能够早期将胆固醇降低到目标水平的患者,其预后较好,且新心血管事件和死亡的风险较低,优于稍后接受附加治疗或完全不接受的患者。
从分析中,研究人员认为如果改变治疗策略,国际上每年可以预防许多新的心脏病发作、中风和死亡。在假设100%的患者会尽早接受依泽替米贝的情况下,他们估计在10,000名患者的群体中,每3年可以避免133例心脏病发作。
研究人员表示,在英国,每年估计有100,000例因心脏病发作入院的患者,这相当于在十年内预防约5,000例心脏病发作。
Leósdóttir博士表示:“组合疗法在前期未能得到应用主要有两个原因。一般推荐未包括在今天的指南中,并且出于避免副作用和过度用药的预防原则被应用。然而,尽早同时使用这两种药物会带来积极效果。不这样做会增加风险。此外,我们在研究中考察的药物在许多国家副作用较少且容易获得,成本低廉。”
Margrét Leósdóttir希望研究结果能够支持未来对建议的调整。她所在的医院已经引入了一种治疗算法,帮助医生为心肌梗死患者开处方合适的降脂治疗。已注意到患者提前达成治疗目标,心肌梗死后两个月内,达到目标水平的“坏”胆固醇患者人数是之前的两倍。
“瑞典的其他几家医院也采纳了这一算法,还有来自其他国家的类似案例也取得了良好效果。我的希望是更多医院会审查他们的程序,让更多患者及时得到合适的治疗,从而防止不必要的痛苦,挽救生命。”
Ray教授补充道:“我们的发现表明,对治疗指南的简单调整可能会对患者产生巨大影响,并减少对NHS的需求。依泽替米贝已经被广泛使用,并以相对低成本开处方。每位患者的附加治疗费用约为每年350英镑,与心脏病发作的长期影响及对患者生活的影响相比,这是巨大的成本节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