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人员发现炎症和衰老对非病毒性肝癌的发展有贡献:探讨了绿茶在逆转可能促成癌症发展的某些途径失调中的作用以及其他疗法。
研究人员发现炎症和衰老对非病毒性肝癌的发展有贡献。探讨了绿茶在逆转可能促成癌症发展的某些途径失调中的作用以及其他疗法。
肝癌可以自健康的肝组织自发出现。然而,最近研究人员发现一些肝癌与非病毒性慢性肝病(CLD)之间的相关性日益增加。
一种肝癌,肝细胞癌(HCC),在大约15-25%的病例中与CLD相关。尽管对癌症的认识和筛查提高了在癌症更早阶段检测肝癌的能力,从而能更有效地进行治疗,但癌症预防仍然是医疗提供者和生物医学研究人员的主要目标。
与HCC的CLD日益增加的流行表明,这种基础状况使肝组织易于癌症发展。为了研究健康肝组织与CLD患者HCC之间的差异,来自广岛大学、广岛县立医院和广岛大学医院的科学家比较了正常和受影响样本的基因表达和代谢物(分子)。该团队在《蛋白质组研究杂志》上于2月21日发布了他们的研究。
“在这项研究中,我们分析了来自非病毒性慢性肝病患者HCC病灶邻近的非癌性肝组织。通过对转录组学和代谢组学数据的多组学分析,我们旨在揭示HCC发展的分子机制并识别化学预防的新靶标,”日本广岛大学生物医学和健康科学研究生院的研究生、中论文的第一作者高原光表示。
具体而言,团队使用RNA测序技术对RNA转录本,即遗传信息的临时副本进行测序,以确定哪些基因在正常组织和CLD组织中被表达及其水平。通过比较在每种组织中每个RNA转录本的测序次数,研究人员能够推断两种组织之间的基因表达差异,并推断哪些细胞途径可能对疾病产生贡献。
与此同时,研究人员分析了CLD和正常组织中存在哪些代谢物,以识别可能失调的代谢路径。通过研究基因表达和代谢物的差异,研究者们能够识别可能导致疾病的途径和HCC预防的潜在治疗靶标。
“HCC由CLD发展而来的分子机制已显示涉及炎症相关信号的激活和与年龄相关的代谢异常。建议根据这些不同机制区分化学预防的靶标。此外,还建议补充抗氧化剂,例如表没食子酸没食子茶素(EGCG),可能对改善这些异常有效,”广岛大学生物医学和健康科学研究生院的讲师及研究论文的作者尾野篤志表示。
研究团队将CLD病例分为两种亚型:亚型1,特征为更高的炎症标志物表达;亚型2,与更多老年患者相关。亚型1表现出的炎症信号升高在之前的研究中已经被报道为癌症发展的潜在机制。两个CLD亚型的基因表达均显示与脂肪酸代谢相关的表达较低,而与正常肝组织相比,亚型2显示出较高的脂肪酸积累和代谢物缺乏。
绿茶在逆转与肝病相关的变化中的作用,其他疗法的探讨
重要的是,与CLD相关的细胞途径失调可能为预防HCC提供治疗靶标。研究团队考察了如何通过特定治疗改变CLD亚型中观察到的基因表达。一项先前发表的研究使用一种高脂饮食诱导的非酒精性脂肪肝小鼠模型显示,绿茶或表没食子酸没食子茶素(EGCG)预防了炎症途径的增强表达。因此,EGCG可能有助于逆转CLD中某些可能促成HCC发展的途径失调。
团队承认需要更多工作来确定HCC预防潜在疗法的有效性。“未来,我们希望能够开发出针对分子异常的治疗,例如消除以炎症为特征的[CLD]组中的炎症,以及补充随着衰老而缺乏的[代谢物],”尾野表示。